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科研管理论文 >

专利视角下长株潭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1 15:58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中指出要将长株潭地区建设成为中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带动相邻地区发展。因此,提高长株潭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以增强其创新带动能力,这既是区域知识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突破,同时也是促进中部地区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区域内部的创新活动是指区域内部不同创新主体及其创新行为的总和,因此,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的知识创新能力进行深入的了解以及客观评价,能更加合理的统筹长株潭地区内部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知识创新能力。专利数据库作为全球最大的知识信息库,对知识创新的贡献非常大。专利的绝对数量指标以及质量指标,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知识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参考指标,其研究结果能发现目前区域内知识创新事业发展所存在问题,并能据此提出合理的建议,因此研究地区专利水平对于评价长株潭地区知识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历年来的国家统计年鉴以及专利局发布的相关数据,整理了2000年至2018年间长株潭三市的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专利有效量、pct专利量等各项专利指标。全面的了解目前长株潭区域总体以及各组成城市之间的专利发展近况以及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合理预测。以城市间内部知识创新水平差异...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专利视角下长株潭知识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长株潭2000-2018年专利申请量

长株潭,发明专利,历年,株洲


20从2018年授权量的28928件及增长趋势来看,长株潭地区的专利授权量有望在2019年突破30000件大关。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具体专利授权量来进行比较,其特点与专利申请类似,一是长沙在数据指标中基础最好,发展速度最快。二是株洲、湘潭两市发展水平类似,湘潭略优于株洲。3.1.3历年获得的发明专利数量。图3.3长株潭历年获得的发明专利数量如图3.3所示,从整体上看,在2000年到2018这18年间长株潭地区发明专利数量达到40804件,总数超过了四万件。从整体发展趋势上可以细分为三个阶段,一、初期低速发展阶段:在2000年到2008年这段时间里,发明数缓慢的提高由初期的98最后提高到1000左右,整体的发展特点可以概括为,发展程度相应较低,专利数量相对较少、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的特点。二、中期专利数开始增加,摆脱以往水平较低的状况,数量突破一千大关,达到1535件,这段时间的增加量开始迅速上升,2015年以后,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了5000件以上。2015年达到5093件,相比较于2014年增长了百分之52.58%。并且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从单个城市上看,近年来,长沙发明专利总量呈整体稳步增长态势。年申请发明专利数达到4809,即将迈入5000大关。株洲市在由此可见,近年来长株潭三市专利事业、科研专利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技术水平进步明显、区域内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3.1.4长株潭pct专利申请状况

长株潭,专利申请,状况,专利


21图3.42014-2018长株潭pct专利申请状况PCT是《专利合作条约》(PatentCooperationTreaty)的英文缩写,是指的有关专利的国际条约。根据PCT的规定,无论是个人或者单位专利申请人可以通过PCT途径递交国际专利申请,向多个国家申请专利。在湖南省政策支持下,湖南省专利局一直在着力于解决如何更好地分配资源这一难点,从而使得长株潭地区专利体系能够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内得到最大的回报。从逐个年份上看:由初期的年申请量129件上升到264件,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虽然在2017年出现小幅度回落,但在2014年到2018年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6.2%。整体上来说这一阶段总量达到863件,占到同期湖南省总量的81.8%。可见长株潭地区对于湖南省内知识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并且具备一定的国际化知识创新能力与基矗从城市角度上来说,长沙与湘潭发展轨迹相类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湘潭市再2018年pct专利达到79件,比4年前增加了6倍,可见湘潭市在专利的国际化上做的十分出色。反观株洲,整体数据呈下滑趋势,在2018年pct专利量仅为4件,仅为长沙市的1.51%,湘潭市的5.06%,可见株洲应当关注地区pct专利的发展,促进专利的国际化。3.1.5长株潭有效专利产出状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产业协同集聚、区域创新与经济发展: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视角的分析[J]. 姚战琪.  学术探索. 2020(04)
[2]我国区域产学研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J]. 迟景明,李奇峰.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03)
[3]国内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与展望[J]. 刘春放,管玉梅,王微.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6)
[4]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双一流”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 曹振祥,储节旺.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0(07)
[5]波特钻石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J]. 罗欣,李慧珍.  全国流通经济. 2019(36)
[6]科研团队共享心智模式、个体情绪智力对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 白冰,顾海华,郭志琼.  生产力研究. 2019(12)
[7]基于《国家创新指数报告》的国际比较[J]. 赵谦诚,孙媛,张印.  科技风. 2019(34)
[8]广州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基于《2018中国创新城市评价报告》[J]. 帅文明,李志清.  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2019(04)
[9]基于势科学的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课堂教学启示[J]. 邢丹,姚俊明.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04)
[10]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基于熵权TOPSIS的实证分析[J]. 邓丹青,杜群阳,冯李丹,贾玉平.  科技管理研究. 2019(14)

博士论文
[1]技术创新链视角下长三角三省一市区域创新系统协同研究[D]. 许斌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
[2]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情景下产学知识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 王凯.浙江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我国一线城市创新能力研究[D]. 李佳欣.中共中央党校 2019
[2]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D]. 刘帅峰.湖南师范大学 2019
[3]长株潭城市群创新网络研究[D]. 邓婕.湖南师范大学 2019
[4]长株潭区域自主创新效率测评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 刘叶.湘潭大学 2016
[5]基于专利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研究[D]. 汪园.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国内重点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 徐景芝.山东科技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9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259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