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共建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飞地”模式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9 03:13
校地共建研究院如何有效衔接高校、研究院与地方,切实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是校地共建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校地共建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定义及特点,从三螺旋理论、飞地经济理论、技术锁定理论等角度构建校地共建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飞地"模式的理论框架,总结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飞地"模式,提出相应的导航、护航与续航策略。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20,33(0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理论框架
1.1 三螺旋理论
1.2 “飞地”经济理论
1.2.1 不平衡增长理论
1.2.2 梯度转移理论
1.2.3 共生理论
1.3 技术锁定理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案例选择
2.3 数据来源及收集
3 案例研究
3.1 导航机制
(1)专利导航。
(2)人才导航。
(3)成长导航。
3.2 护航机制
(1)利益分配机制。
(2)风险补偿机制。
(3)长效激励机制。
3.3 续航机制
(1)中试基地建设。
(2)“孵化器+”建设。
(3)创新平台建设。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4.2 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研究[J]. 魏春艳,李兆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新兴国家企业选择专业化战略的情境识别及机制探讨——基于深圳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 苏敬勤,张雁鸣,林菁菁. 管理评论. 2020(01)
[3]梯度转移理论下我国区域创新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J]. 黄蕊,张肃.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9(12)
[4]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 地理学报. 2018(08)
[5]“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及机理[J].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5)
[6]国外大学科技园“官产学”协同创新模式比较研究——三螺旋理论的视角[J]. 赵东霞,郭书男,周维.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1)
[7]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J]. 温兴琦.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4)
[8]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 余泳泽,张先轸. 管理世界. 2015(09)
[9]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滞缓问题研究——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约束条件[J]. 刘琳. 人民论坛. 2015(11)
[10]瓶颈突破、行动学习与转型能力——基于三家内向型中小制造企业的转型案例研究[J]. 周文辉,王昶,周依芳.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2)
本文编号:3331246
【文章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20,33(09)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理论框架
1.1 三螺旋理论
1.2 “飞地”经济理论
1.2.1 不平衡增长理论
1.2.2 梯度转移理论
1.2.3 共生理论
1.3 技术锁定理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2.2 案例选择
2.3 数据来源及收集
3 案例研究
3.1 导航机制
(1)专利导航。
(2)人才导航。
(3)成长导航。
3.2 护航机制
(1)利益分配机制。
(2)风险补偿机制。
(3)长效激励机制。
3.3 续航机制
(1)中试基地建设。
(2)“孵化器+”建设。
(3)创新平台建设。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4.2 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螺旋理论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研究[J]. 魏春艳,李兆友.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新兴国家企业选择专业化战略的情境识别及机制探讨——基于深圳企业的多案例研究[J]. 苏敬勤,张雁鸣,林菁菁. 管理评论. 2020(01)
[3]梯度转移理论下我国区域创新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J]. 黄蕊,张肃.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9(12)
[4]中国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J]. 刘承良,管明明,段德忠. 地理学报. 2018(08)
[5]“政产学研用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三三螺旋模式及机理[J]. 吴卫红,陈高翔,张爱美. 中国科技论坛. 2018(05)
[6]国外大学科技园“官产学”协同创新模式比较研究——三螺旋理论的视角[J]. 赵东霞,郭书男,周维.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1)
[7]基于共生理论的创新系统结构层次与运行机制研究[J]. 温兴琦. 科技管理研究. 2016(14)
[8]要素禀赋、适宜性创新模式选择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 余泳泽,张先轸. 管理世界. 2015(09)
[9]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滞缓问题研究——基于梯度转移理论约束条件[J]. 刘琳. 人民论坛. 2015(11)
[10]瓶颈突破、行动学习与转型能力——基于三家内向型中小制造企业的转型案例研究[J]. 周文辉,王昶,周依芳. 南开管理评论. 2015(02)
本文编号:3331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keyanlw/333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