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基于信任优势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

发布时间:2018-03-31 07:03

  本文选题:信任优势 切入点:信任函数 出处:《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9期


【摘要】:文章针对以信任函数表示的不精确、不确定的属性信息,引入信任优势描述信任函数之间的占优关系;基于信任优势的概念,结合ELECTRE-III方法的思想,由信任优势关系得到各属性的局部偏好关系,将Pignistic概率期望值作为定量测度,利用赋值级别高于关系得到方案之间的赋值有向图,根据赋值有向图计算净流,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给出一个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说明。
[Abstract]:Aiming at the imprecise and uncertain attribute information represented by trust fun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rust advantage to describe the domin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functions,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rust advantage, combined with the idea of ELECTRE-III method, The local preference relation of each attribute is obtained from the trust advantage relationship. The Pignistic probabilistic expectation value is taken as a quantitative measure, the assignment level is higher than the relation to obtain the assignment digraph between the schemes, the net flow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ssignment directed graph, and the scheme is sorted. Finally, an example is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method.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资助项目(09YJA630055;09YJC630107)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资助项目(ECA080292)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姚升保;;基于随机优势与概率优势的风险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预测;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志波;魏建行;李书金;;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中属性权重的确定及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庄传仪;叶亚丽;;山区高速公路景观多层次灰色理论评价[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3 李钢;黄祖光;;马尔可夫链理论在风险型决策问题中的应用[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李彩凤;;WAA算子在股票分析中的应用[J];河池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马红燕,张光明,盛永祥;评价物流企业绩效的效用理论方法[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刘滨,蒋祖华;改进的Parks聚类分析距离算法[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钱省三;黄旭;;基于逼近理想解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与外包决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曹国志;秦颖;程钧谟;;企业“绿色度”评价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9期

9 王砚羽;张卓;王正新;;基于灰色关联系数改进的加权TOPSIS法及其应用[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10期

10 王栋;柏彦奇;孙晓;;作战仿真中的机动行为建模方法研究[J];信息技术;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军;刘凤荣;张涛;彭祥新;;基于CBR的人防城市人口应急疏散预案辅助决策研究[A];计算机研究新进展(2010)——河南省计算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鲍广宇;付丰科;张炜钟;张谦益;;群体决策理论在异步指挥控制中的应用研究[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李燎菁;阮欣;陈艾荣;;泰州长江公路大桥风险评估[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迟嘉昱;孙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新进展[A];信息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宋杰鲲;张宇;张在旭;;基于合作对策的收益或费用的分配[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黄志勇;王锋叶;;基于属性可补偿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改进[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辉;丁桑岚;苏仕军;王红磊;姚远;;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案比选方法研究进展[A];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殷脂;殷卫红;曹渠江;;网构软件协作中的信任冲突博弈分析[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李卫东;徐晓林;;基于信息技术的政府群决策模式研究[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冬萍;明世祥;张文哲;王艳辉;;基于敏感分析的评判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及应用研究[A];全国金属矿山采矿新技术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付晓东;Web服务组合服务质量保障关键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庞燕;我国中部地区国际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龙爱翔;中国建筑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5 许永平;潜艇装备作战使用性能双域稳健优化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张建国;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品质评价与优化[D];吉林大学;2011年

7 覃晖;流域梯级电站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与多属性风险决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许可;面向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汪友结;城市土地低碳利用的外部现状描述、内部静态测度及动态协调控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卢广彦;重大工程决策模式中若干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彩;快递企业服务质量测评模型及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振;要素计点法在企业岗位价值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丹;渤海海水排污权交易制度设计与实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晓玲;我国风暴潮灾害经济风险区划[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芦荣松;基于产品研发的IGDSS知识表示及其推理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郑慧;沿海经济圈金融生态发展水平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宋磊;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于婷婷;山东省金融增长极的选择与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常志强;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其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常富国;高技术虚拟企业谈判支持问题处理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俊文;风险型多目标决策的模型体系[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4年01期

2 郭春香,郭耀煌;具有区间数的多目标格序决策方法研究[J];预测;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文;王正友;王耀德;;基于信任偏好关系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0年20期

2 陈曦,许学斌;基于证据理论的“人才遴选”方法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10期

3 陈圣磊;陈耿;薛晖;;D-S证据理论在审计证据融合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36期

4 龚本刚;江文奇;张道武;;一种基于决策矩阵的DST-AHP多属性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7年04期

5 周爱莲;肖志华;;基于证据理论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法研究[J];公路与汽运;2007年03期

6 宋巧娜;;基于证据理论的绿色供应链绩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7 刘东彪;;一种D-S合成法则悖论消除方法的不稳定性分析[J];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单方,陈璞;一种可行的不确定性演绎推理模型[J];工业工程;1995年03期

9 肖人毅,王长锐;科研基金项目立项评估方法的研究与改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10 梁世翔;严新平;;基于D-S证据理论的园区物流企业迁移评价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永一;沈怀荣;彭颖;;对D-S证据理论几种改进方法的分析与讨论[A];'2010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孔鹏程;周健;;基于D-S证据理论的改进算法的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雪章;;基于证据理论的消防安全评价[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4 朱靖;王晨熙;鄢茂林;郑义成;;D-S证据理论在多传感器身份融合中的改进[A];全国第一届信号处理学术会议暨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信号处理分会筹备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工作会议专刊[C];2007年

5 赵玉明;鞠彦兵;刘慧;;危机应对中基于阶段性证据合成方法的研究[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孙怀江;杨静宇;;证据理论的改进及其应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胡玉兰;范晓静;;基于D-S证据理论改进方法的目标识别[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祝亚静;顾雪平;;基于粗糙集理论和证据理论相结合的电网故障诊断[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8年

9 叶春森;梁昌勇;陈蓉;;基于ELECTRE方法体系的多属性决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沐宇;李新平;;岩体力学参数取值的不确定性估计方法[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袁正兵邋吴丹红;国际学者研讨证据理论与科学[N];检察日报;2007年

2 焦红艳;“打官司,就是打证据”[N];法制日报;2007年

3 储晓惠;证据证明力大小决定权归属之我见[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郭士辉;深入开展证据科学研究 不断完善中国法制建设[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桂庆凯;商标评审行政诉讼的证据审查与认定问题研究(三)[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6 张蕾蕾;单位证明在诉讼中的证据意义[N];检察日报;2006年

7 徐道海;关于电子证据的证明力问题[N];江苏法制报;2005年

8 山东省胶州市检察院 黄英;有罪判决应确立“排他性”的证明标准[N];检察日报;2008年

9 戴玉忠;证据法学研究的新探索[N];检察日报;2008年

10 见习记者 张伯晋;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研讨会召开[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文;基于证据理论的多属性决策关联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贾宇平;基于信任函数理论的融合目标识别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梁伟光;基于证据理论的在轨航天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肖建于;证据理论研究及其在矿井突水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5 孙锐;基于D-S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及在可靠性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肖明珠;基于证据理论的不确定性处理研究及其在测试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田雪怡;多传感器数据关联与航迹融合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冯涛;多源模糊信息系统的信息融合与知识获取方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卫东;面向互联网基于证据理论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吴胜强;核主元分析及证据理论的多域特征故障诊断新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华;基于权重的一种证据合成方法及在信任管理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6年

2 徐培玲;开放识别框架D-S证据理论合成规则研究[D];中北大学;2008年

3 张春杰;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相结合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D];燕山大学;2011年

4 连倩;基于信息融合燃烧稳定性映射关系模型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5 周勇;基于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姜小华;关系数据库系统中非确定性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7 杨建平;证据理论及其在早期故障诊断信息融合中的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方琴芬;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张军;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处理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07年

10 黄印林;地方宏观经济预警模型与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89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689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