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领导教育学”理论建构论纲

发布时间:2018-04-18 15:59

  本文选题:领导教育学 + 交叉学科 ; 参考:《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8期


【摘要】:领导教育学作为在实践当中建立起来的综合交叉性新学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确定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域和研究方法。在梳理相关学科的基础上,从领导人才培养与领导力开发两方面定位领导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领导教育学理论基础,论证学科属性,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层面阐述研究问题域;基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当代发展论证领导教育学研究应建立跨学科的视野,综合运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Abstract]:As a new comprehensive cross discipline established in practice, leadership pedagogy is faced with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s: how to determine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research area and the research method.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related disciplin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leadership pedagog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leadership talent training an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leadership pedagogy, proving the subject attributes, and from the philosophy,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based on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paradigm should establish the interdisciplinary visual field and use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natur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synthetically.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教学训练与评估中心;
【分类号】:C933-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春,扈中平;立足于“关系”的教育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

2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张蕾;李伟明;;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探析——解读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办学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6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钱铭怡;章晓云;黄峥;张智丰;聂晶;;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吕新强;百年来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方华基;许为民;;工程伦理的STS考察:从个体伦理走向共同体伦理[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3 马佰莲;;关于科技体制与科学自主性的若干思考(暂定稿)[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清华大学论文集[C];2008年

4 张玲;黄瀊飞;;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情感渗透的作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蔡炜;;论新时期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陶贤都;;大众传媒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许晶;;公众理解工程调查报告[A];全民科学素质与社会发展——第五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李良艳;张明国;;从汶川地震谈科学家的社会责任[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对音乐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学解释学思考[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玉苗;培养隐喻意识与扩展英语词汇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放放;;“领导教育学”理论建构论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8期

2 张宏;;对人力资本财务研究方法的探讨[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09期

3 易伟义;熊键;李智彬;;基于学科特性的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物流技术;2008年10期

4 张媛媛;;管理学学科属性的定位——基于交叉学科的视角[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8年03期

5 周永红;;在学科交叉中创新——读《信息资源知识产权制度研究》[J];图书馆;2010年01期

6 石义彬;周劲;;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3年00期

7 王中华;;旅游学学科属性及研究范式的转变[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23期

8 俞署;;会计学建设:会计交叉学科的开拓与发展[J];现代会计;2008年05期

9 郝明理;美进行生物、信息、微电子交叉学科研究[J];电子展望与决策;2000年02期

10 范文芳;兰飞;;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设计[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小杰;黄松;赵洋;;交叉学科稿件的初审判定[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三集)[C];2005年

2 刘健;陈强;陈波;高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刘燕;任露泉;;基于仿生学教学谈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A];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张小云;;交叉学科—磁细胞学与磁生物学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5 田理;罗谦;;探索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中交叉学科间理论体系的建立[A];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寿大云;韩宁;任庆昌;;高等学校智能建筑学科的发展状况[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7 刘健;;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八次全国生物医学工程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任露泉;刘燕;李建桥;丛茜;韩志武;;仿生学交叉学科高层次人才教育[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唐洁;;对交叉学科的探讨与研究[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10 绪宗刚;;交叉学科的一般系统论分析[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文涛 首都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以制度创新引领交叉学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记者杨维汉;大力发展交叉学科[N];人民日报;2003年

3 唐明;交叉学科的创新魅力[N];解放军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游雪晴;交叉学科发展处境尴尬[N];科技日报;2009年

5 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要成为真正的独立的交叉学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商报记者 孙珏;交叉学科:教材开发新契机[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7 黄绍平;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电磁兼容技术[N];中国水利报;2003年

8 王小末;任思远:兴趣牵引我走在交叉学科中[N];科技日报;2011年

9 夏星 任X 龙勇;建设交叉学科集群 助推魅力文理扬帆[N];重庆日报;2010年

10 褚良银;微囊膜:交叉学科发展新热点[N];中国化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冲锋;领导教育学的学科自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朝成;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牛宝龙;家蚕(Bombyx mori) 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和transformer-2基因的克隆与染色体定位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曲惠琴;DNA计算若干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胡春阳;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D];复旦大学;2005年

7 薛永强;粒度对纳米体系相变和化学反应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8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琴;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杨飞;工业设计认知心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孙晶;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属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戴东方;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属性的定位[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5 金银;设计艺术学科的交叉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佟晓珊;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交叉学科发育状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7 郑青松;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的建立——环境科学在中国体制化的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刘娜;试述管理学与哲学的联袂及其人学枢纽点[D];浙江大学;2007年

9 宋美玲;圆填充的刚性与离散边值问题[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郑丹;约翰·亨尼斯高等教育思想及实践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9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769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3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