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偏好信息群决策的相对熵集结方法
本文选题:群决策 + 灰区间 ; 参考:《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7期
【摘要】:研究灰区间偏好判断信息下的群体决策集结方法问题。将决策专家的灰区间判断信息转化为等价的三元组灰偏好信息,并将其看作为一个概率分布,通过研究群体灰偏好概率分布与个体灰偏好概率分布之间一致性的关系,分别建立不同情形下专家群体决策的最优相对熵集结模型,分别给出了各优化模型的最优解,并提出相应的决策算法。气象局综合业务能力评价的实例分析表明,相对熵集结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灰区间决策信息在集结过程中的失真与扭曲。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ggregation method of group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grey interval preference judgment information is studied. The grey interval judgment information of decision making experts is transformed into equivalent grey preference information of triples, which is regarded as a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grey preference an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 grey preference is studied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grey preference an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 grey preference. The optimal relative entropy aggregation model of expert 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s established, the optimal solutions of each optimization model are given,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cision algorithms are proposed. The case study of comprehensive operational capability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bureau shows that the relative entropy aggreg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avoid distortion and distortion of grey interval decision in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ggreg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工程管理研究中心;陕西省气象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901043,7087306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630130) 青蓝工程项目(0911) 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09SJB63004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SK20080114) 行业专项基金(gyhy200806017)资助课题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饶从军;肖新平;;风险型动态混合多属性决策的灰矩阵关联度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9期
2 罗党;灰色决策问题的特征向量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国平;钟太洋;;浙江省耕地面积变化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刘明波;田林亚;孙和平;;非等步长GM(1,,1)模型及其在大堤沉降监测的应用[J];测绘工程;2006年03期
3 翁钢民;徐晓娜;尚雪梅;;我国城市居民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07年04期
4 罗隆诚;冯新灵;董廷旭;;中国2010—2020年汛期旱涝灰预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3期
5 卢国栋;周心权;;矿山企业尘肺病预测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4期
6 苏国辉;;灰色关联分析在工程机械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党耀国,刘思峰,刘斌,陶勇;基于动态多指标灰色关联决策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05年02期
8 黄初龙;邓伟;杨建锋;;中国东北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水平灰色聚类评价[J];干旱区研究;2006年02期
9 李东月;;房价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09期
10 杨斌;王军;侯孝宗;;城市年供水量预测的动态等维新息模型[J];工程与建设;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捷;董云峰;;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TBM弹道预测[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吕凤虎;李宜敏;罗爱民;罗雪山;;一种改进灰色聚类评估方法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饶从军;;基于TOWA算子和梯形模糊数灰关联度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五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丁霞;肖新平;;基于多因素的证券收益率灰色组合预测模型[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肖新平;吴丹宇;丁霞;;基于灰生成的极限承载力建模与预测研究进展[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俊峰;宋剑;李丹宁;李丹;李静;;企业信息检索的可信性评估研究[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7 李俊峰;戴文战;;基于级比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及应用研究[A];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杨文瀚;刘思峰;王燕;;中国企业债券信用价差的灰色预测及实证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方志耕;刘思峰;米传民;刘航;;基于损益值信息对称缺损的n人静态博弈的灰势-纯策略纳什均衡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章华;卢太平;;基于Z值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修正灰靶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珂;混合驱动连杆机构系统动力学建模、优化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2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陈春林;基于强化学习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学习及导航控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齐继阳;可重构制造系统若干使能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杨文瀚;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与管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魏娟;基于粗糙集的知识发现及在CRM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董奋义;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郑镭;基于灰色理论的发电厂商竞价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李桥兴;灰色投入产出分析及直接消耗系数可拓调整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王锋;舰载多功能火箭炮系统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s
本文编号:1843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184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