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企业一体化标准体系的多目标决策与组合评价
[Abstract]:Many gree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of integrated standard system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grated standard system.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ee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carrying out the integrated standard system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quality, environment,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first-grade evaluation indexes and 24 second-level evaluation indexes as thei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es. A combination evaluation system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sidering both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is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F02A03) 高等学校博士点科研基金(20060488001) 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A12)
【分类号】:C9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勇;王宝;;CO_2气保护药芯焊丝工艺性评价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2 张哲;赵云辉;;实施整合管理体系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24期
3 陈桃生;姚新胜;张若倩;;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公路货运站场布局评价[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年03期
4 刘飞,曹华军;绿色制造的理论体系框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中;;基于绿色设计的农业机械虚拟样机探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23期
2 许开强;熊杨婷;;绿色产品——现代生活的需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3 张艳,贾海霞;企业“绿色度”的模糊评价模型与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4 郭馨;;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22期
5 张华,王西彬;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火药绿色制造过程评价[J];火炸药学报;2004年04期
6 张华,王西彬;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绿色制造过程评价[J];兵工学报;2005年04期
7 马盼虎;栾忠权;;模块化思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应用[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朱绍华;徐滨士;;废旧机械产品再制造的资源环境评价[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02期
9 张伟;刘仲谦;张纾;徐滨士;;绿色制造与再制造技术研究与发展[J];中国表面工程;2006年S1期
10 王超;韩笑;白晓波;;论共享产品设计中的可持续设计理念[J];包装工程;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立正;;基于知识工程的注塑模绿色设计技术研究[A];2007(第13届)全国电子电镀学术年会暨绿色电子制造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马广韬;任丹宁;;人机工程学在高校图书馆书架中的应用[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黄初留;;面向绿色制造的零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A];重庆市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重庆铸造行业协会2010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马盼虎;栾忠权;;基于模块化思想的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刘飞;李聪波;曹华军;王秋莲;;基于产品生命周期主线的绿色制造技术内涵及技术体系框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刘飞;杜彦斌;;实施机床绿色再制造,提升西部制造业装备能力[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7 江志刚;张华;曹华军;何彦;李聪波;;绿色制造及其信息化运行模式研究[A];2006年湖北省博士论坛——先进制造技术与制造装备论文集[C];2006年
8 廖绍华;曹华军;杜彦斌;刘飞;李先广;陈时权;;综合废旧机床再制造测试与评价支持系统开发及应用[A];晋冀鲁豫鄂蒙川云贵甘沪湘渝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河南、贵州、重庆分册)[C];2009年
9 任菲;吴晓铃;王晶晶;;绿色制造技术浅谈[A];晋冀鲁豫鄂蒙云贵川沪甘湘渝十三省(市区)机械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机电工程类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8年
10 郭琳;李墨林;周福诞;刘伟岭;吴子现;;海上边际油田井口保护架的绿色设计与建造[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亮;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与决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刘海东;乘用车轻量化绿色效应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高春;面向环保的高速全自动冷镦机优化研究与系统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4 贺团英;汽车循环物流系统关键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方海峰;面向循环经济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若干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任凡;机械加工车间环境影响分析及粉尘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徐建萍;基于资源约束的项目制造型装配生产计划管理方法与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陶雪飞;陶瓷企业低碳制造系统模式及评估与建模方法[D];重庆大学;2010年
9 王心;基于遗传算法的产品选择与生产计划模糊优化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武志斌;高效磨削的瓶颈与对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晶;制造业企业绿色工艺创新运行机制及过程控制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宋庭科;PCBN刀具车削镍基高温合金切削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红;我国儿童商品包装中的绿色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杨迷影;面向企业低碳制造的若干信息服务技术[D];浙江大学;2011年
5 崔鹏举;双资源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建涛;中国旅游招贴设计研究—湖北旅游[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鲍陈希;区域公交化旅客运输组织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宁;黑龙江省农村客运站建设标准和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万辉;纸浆模塑家具的设计与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朱勇;卓越绩效模式在中洋集团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囡,李俊岳,黄石生,杨运强,李桓;评定CO_2电弧焊电源动特性的统计分析法[J];焊接学报;2001年03期
2 胡庆贤,武传松,孙俊生,王晓丽,张建纲;GMAW焊接过程干扰信号的模糊模式识别[J];焊接学报;2001年06期
3 王宝;杨林;王勇;;药芯焊丝CO_2焊熔滴过渡现象的观察与分析[J];焊接学报;2006年07期
4 杨林,王宝;采用汉诺威焊接质量分析仪对几种药芯焊丝的测试分析[J];焊接技术;2004年05期
5 刘飞,张华,陈晓慧;绿色制造的集成特性和绿色集成制造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9年04期
6 刘飞,张华,陈晓慧;绿色制造的决策框架模型及其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1999年05期
7 栗卓新,李桓,陈邦固;熔滴过渡对自保护药芯焊丝工艺性能影响的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8 武传松,Polte T,Rehfeldt D;GMAW焊接过程监测Kohonen神经网络系统[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9 李晓峰;基于AHP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董千里;站场规划方案综合评价的AHP-F隶属度合成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伟;徐海威;;供应链中最优供应商选择分析[J];物流科技;2010年07期
2 黄建平;温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房地产多目标投资风险决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年15期
3 杜景林,肖冬荣;制造企业中引进技术设备的决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1年04期
4 陈加奎;赵海燕;王素娟;;福彩产品奖金设置方案评价体系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6期
5 熊华姝;;利用多目标决策研究零售业中供应商的选择问题[J];物流科技;2009年06期
6 褚衍昌;吴育华;;环渤海主要机场竞争力评价研究[J];综合运输;2006年Z1期
7 欧阳志峰;吴小萍;;铁路环境选线方案比选[J];环保科技;2008年01期
8 游进军;赵帆;杨聪;陈庆伟;;针对水资源配置评价的定量指标改进层次分析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0年03期
9 洪伟民;刘晋;;基于DEA/AHP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综合评价[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10 常建娥;蒋太立;;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辉;张炳江;;基于多目标决策的一户住宅设计评价[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家学;;多目标决策的层次分析新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凌鸿;林杰;崔永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群体决策支持系统框架设计[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4 曾安军;方逵;;系统工程方法在MIS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王军波;;利用层次分析法评价航标社会效益[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内河航标学组联合年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3年
6 王哲;;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静电涂油机产品设计方案[A];2005年十二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湖北专集)[C];2005年
7 任瑞华;潘英;;军事后勤标准体系列项标准评估模型[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首照宇;;影响高校科研经费增长的因素权系数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汤波;胡荣;符杨;;区县级配电网规划经济性评估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10 赵宝利;邓春光;;水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中各指标影响程度的确定[A];地下水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约通讯员 张新;贵州为换届考察实绩分析定指标[N];中国人事报;2007年
2 刘宁;多重目标:关于现代决策方法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6年
3 胡治飞 郭怀成;城市垃圾填埋场的优化选择[N];中国建设报;2010年
4 程红燕;政府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N];中国财经报;2006年
5 林骥 高斌宇;孙宏才:完成定性到定量的跨越[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6 赵国富 王守清;基础设施BOT/PPP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N];中华建筑报;2007年
7 中国期货业协会课题组 本课题主要撰稿人 邹建平 红妹 刘铁斌 姚仲诚 姜萍;期货公司信用评价方法与模型[N];期货日报;2008年
8 记者 殷巨宝 通讯员 邢石兰;江苏为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N];中国矿业报;2011年
9 林骥 高斌宇;孙宏才:完成定性到定量的跨越[N];科技日报;2005年
10 扬州外轮代理有限公司 葛飞;从《指标》看物流企业发展[N];现代物流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涛;技术灾害的致灾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价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许洁;转轨期中国电力产业规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3 李勇;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及其测评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
4 王肖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秀铜;改进低温下泄水不利影响的水库生态调度方法及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苑明海;可重构装配线建模、平衡及调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夏志远;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刘杨;基于SG-MA-ISPA模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张克成;基于方法论视角的中国东北亚地缘政治安全解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潘锡辉;我国典型紧缺矿产资源跨国经营投资环境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乖梅;基于多目标分析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2 沙晓雪;成都地铁利用地下水制冷模式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邱佛英;基于AHP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决策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张雁升;部分权重条件下电力项目投资方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5 尉晓君;地下水污染修复的多目标决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杨丽芬;基于维护管理的多目标决策优化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7 高琢玉;基于多目标决策的专家遴选算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段满银;电磁环网解环决策的分析和评判[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9 巴扬;农村灾后重建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郭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矿安全生产智能预警系统[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54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2425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