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领导决策论文 >

兰州市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12-10 12:25
  棚户区改造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在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建设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棚户区改造中因拆迁安置、物业管理、产权分配等问题引发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面临的棘手问题。党的十九大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探索决策科学化的新途径。在这一大背景下,探索提高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对于促进棚户区改造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棚户区改造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兰州市棚户区改造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知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对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出公民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再采用专家评议的方法,结合兰州市棚户区改造实际情况,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正,建立兰州市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邀请专家对各指标进行打分,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第三,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兰州市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评价分析,兰州市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处于“...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公民参与的研究
        1.2.2 关于公民参与有效性的研究
        1.2.3 关于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问题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的评述
    1.3 研究思路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1.6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棚户区改造
        2.1.2 公民参与
        2.1.3 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2.2 公民参与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评价标准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公民参与有效决策模型
        2.2.3 公民参与阶梯理论
        2.2.4 吉恩和林恩关于公民参与有效性的评价标准
第三章 兰州市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的现状
    3.1 兰州市棚户区改造的基本情况
        3.1.1 兰州市棚户区的形成原因
        3.1.2 兰州市棚户区改造的发展过程
    3.2 兰州市保障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的主要做法
        3.2.1 完善棚户区改造公民参与的政策体系
        3.2.2 理顺棚户区改造公民参与的体制机制
        3.2.3 明确棚户区改造公民参与的方式途径
        3.2.4 加大棚户区改造相关信息的公开力度
        3.2.5 加强棚户区改造公民参与的执行监督
第四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4.1.1 合法性原则
        4.1.2 重点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2 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法
        4.2.1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4.2.2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一般步骤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4.3.1 文献研究梳理出的公民参与有效性评价指标
        4.3.2 评价指标的修正
        4.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4.4.1 构建判断矩阵
        4.4.2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4.4.3 指标权重说明
第五章 兰州市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的有效性评价
    5.1 界定评价标准
        5.1.1 建立评语集
        5.1.2 评判标准量化赋值
        5.1.3 确定评语隶属度
        5.1.4 定性量化评价得分
    5.2 进行向量模糊计算分析专家评语隶属度
        5.2.1 选取打分专家
        5.2.2 专家打分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
        5.2.3 计算模糊评价向量
    5.3 计算兰州市棚户区改造公民参与有效性综合得分
        5.3.1 计算方案层各指标得分
        5.3.2 计算准则层各指标得分
        5.3.3 指标体系总体得分情况
    5.4 评价结果与问题分析
        5.4.1 公民参与环境因素分析
        5.4.2 公民参与落实情况因素分析
        5.4.3 公民参与作用体现因素分析
        5.4.4 公民参与满意度因素分析
第六章 提高棚户区改造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6.1 重新定位政府在棚户区改造中的作用
        6.1.1 转变理念,营造公民参与社会环境
        6.1.2 强化引导,建立多元化决策模式
        6.1.3 提升服务,重塑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6.2 主动提高公民参与棚户区改造能力水平
        6.2.1 完善公民参与的政策制度保障
        6.2.2 畅通公民知晓棚户区改造的信息渠道
        6.2.3 注重公民综合素质的培育发展
    6.3 积极拓宽棚户区改造公民参与的途径
        6.3.1 探索试点非政府组织参与棚户区改造
        6.3.2 扩大棚户区改造听证、咨询等参与范围
        6.3.3 重视培育棚户区改造居民自组织发展
        6.3.4 严格落实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872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lindaojc/3872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5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