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峨眉地域武术传承与发展思考
本文关键词:非遗视角下峨眉地域武术传承与发展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 峨眉武术 技法体系 文化产业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对峨眉地域武术研究现状进行学术梳理与分析概括,并对峨眉地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逻辑原点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认为:峨眉武术的传承应以活态传承为技艺载体,以技法体系为核心基础;峨眉武术的发展应注重武术体系的梳理,以便构筑文化品牌;应把控峨眉武术发展向标,以助峨眉武术产业化发展.并以此提出,峨眉地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建立在技法体系一脉相传的基础之上,彰显峨眉武术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文化属性,展现其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所在.
【作者单位】: 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
【分类号】:G852
【正文快照】: 峨眉武术是“四川本土拳种和与巴蜀文化碰撞、融汇而形成独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外来拳种的总称”[1].在不同社会时期和社会领域内,其发展任务和传承理念有所不同.近年来,在宏观理论上,学者偏向于对峨眉武术的文化产业、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实际探讨;在微观实践上,注重对其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剑波;;峨眉武术中的剑文化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3年07期
2 邹德发;峨眉拳初探[J];成都体院学报;1983年04期
3 韩静波;;峨眉拳斜射虎详解[J];精武;2005年12期
4 张春;;我习峨眉拳[J];精武;2006年08期
5 关峰;;倏忽神奇 变化万方——峨眉拳风采[J];精武;2006年08期
6 韩静波;;峨眉拳练法之我见[J];精武;2006年12期
7 孟宪超;;峨眉拳河南一支擒拿图解[J];精武;2006年12期
8 晔玉;峨眉日出[J];中国气功;1994年07期
9 杨景文;;武动峨眉[J];中国西部;2014年27期
10 车星辰;峨眉神剑派玄门内功[J];武当;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雁鸣 蔡威;七雄聚会研讨峨眉武术[N];乐山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邹明 整理;神奇的峨眉武术(上)[N];乐山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谭大联 孙雁鸣;峨眉武术代表团今日启程赴新加坡表演[N];乐山日报;2009年
4 彭国平;高标准办好武术节[N];乐山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王涯 吕志勇 王建锋 徐波;2007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开幕[N];乐山日报;2007年
6 主持人 于铁成;弘扬中华武魂 展示峨眉风采[N];乐山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若辰 杨国庆;峨眉再次以武会友[N];四川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孙雁鸣;三大门派论发展[N];乐山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柯江;峨眉武术迎战世界拳王[N];乐山日报;2010年
10 特约通讯员 蔡永红;峨眉山市:迈向国际旅游城市[N];乐山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霞;非遗视角下峨眉武术传承人现状调查及传承对策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233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233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