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学视角:财务品牌塑造与企业价值提升探究
本文选题:营销学 切入点:资金管理 出处:《财会通讯》2014年17期
【摘要】:正品牌和价值是营销学领域中两个核心概念,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为企业提供了价值功能。另一方面,企业价值的提升又有利于品牌的塑造。在营销无处不在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品牌经营理念不仅要渗入到企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领域,还要在企业的资金管理上渗入品牌的意识和理念。财务品牌的成功塑造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而企业价值的提升又能促进财务品牌的塑造,两者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
[Abstract]:Positive brand and value are two core concepts in marketing field. Brand, as an intangible asset, provides value function for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ubiquitous marketing, the brand management concept should not only infiltrate the technology, product and service field of the enterprise, but also help to shape the brand. The successful shaping of financial brand helps to improve the value of enterprise, and the promotion of enterprise value can promote the shaping of financial brand.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
【分类号】:F273.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卫中旗;;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年11期
2 尤振来;倪颖;;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模式研究——以轮轴型产业集群为背景[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晓;湖南中烟品牌战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2 王娟娟;消费者需求视角下的品牌建设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毅顺;广东GL公司品牌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李南南;庄合品牌规划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姜维维;财务品牌塑造与企业价值提升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张弦;基于企业识别系统战略的湘钢企业文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倪颖;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互动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陈实;单一产业性城市形象危机中的城市品牌再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党晓岚;基于品牌生态系统的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品牌建设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10 赵红军;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提升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宋亚非;企业的品牌建设及品牌营销[J];财贸研究;2005年01期
2 陆娟;论服务品牌忠诚的形成机理[J];当代财经;2003年09期
3 段秋关,周晓唯;企业品牌的开发与保护战略[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09期
4 卫海英,祁湘涵;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品牌资产生成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10期
5 梁青玉;基于企业品牌的策略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6 刘凤军;试论品牌资产及其增值[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年12期
7 史有春;;基于基本驱动因素的品牌投资决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年07期
8 刘卓林;品牌的契约性分析[J];商业时代;2004年3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连臣;第一讲 邮电市场营销学概述[J];邮电企业管理;1994年08期
2 孙肖丽;浅说“大型购物中心”——以北京大型购物中心为例[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3 陈炜,陈f^;基于营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浅析[J];科技与管理;2005年06期
4 王海鹏;陈虹;;茶行业的“营销摇篮”中国首家茶营销学院落户汕头[J];潮商;2008年06期
5 李天铎;用营销学的方法组织雇佣工作:以技术院校毕业生为例进行的研究[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1期
6 吕萍;《现代市场营销学》辅导(续)[J];酿酒科技;1995年06期
7 梅清豪;新国际营销学思考题(之十二)参考答案[J];国际商务研究;1996年06期
8 卢丽;范秀成;郑玉香;梁文宾;;炫耀性消费的营销理论[J];经济管理;2006年15期
9 王方华;;营销学在中国的发展[J];市场营销导刊;2008年02期
10 车建新;;在细节中品味人性[J];商务周刊;2009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岩;;营销学理论范式变迁的追溯与展望[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延风;黄光;;文化对营销作用机理的分析[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晏国祥;;营销学理论流派回眸与展望[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徐琳;;体育赛事及其赛事产品的营销学分析[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5 汤发良;;企业竞争力研究——从营销学的角度剖析产品整体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6 刘桦;;现行图书销售渠道对出版的制约[A];北京市民营书店营销策略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谢斌;;以营销学的观点看网上图书销售——对图书销售网站金山卓越营销组合策略的调查分析[A];出版业调查报告——第四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4年
8 董颖红;张阔;;神经营销研究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柳思维;晏国祥;;我国营销理论研究主题、研究类型及研究演进评析[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晏国祥;;透析“营销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艾伦·米切尔 译者 梁艳梅 梁鸥;神经营销学管用吗?[N];经理日报;2007年
2 张田春;社区卫生服务的营销学阐释[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边长勇;神经营销学:大脑“购买按钮”是否荒诞猜想[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肖志飞;品牌是市场竞争的终结者[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寨克;变可变 不变不可变[N];计算机世界;2003年
6 李光斗;山寨营销学的市场理论[N];福建工商时报;2009年
7 文 汤穆;营销是这样一种职能[N];中国邮政报;2003年
8 候彦军;五叶神荣获广东“十大信用营销突出贡献单位”称号[N];消费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肖劲风;建立在国学基础上的营销学[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罗敏 实习生 张帆;极致营销一把颠覆传统营销学的“刀”[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卢虎;美物之道[D];东南大学;2005年
2 卢政营;消费者隐性需求演化机理:理论诠释与实证检验[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3 赵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徐红;商业银行主客户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李一峰;传媒即体验[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李梁;对传媒定位的营销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刘士联;差异中生存[D];苏州大学;2005年
3 周文琦;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系统的顾客心理契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杨骁丽;商业展示设计中女性性别因素的应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5 夏长清;营销范式转换论[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李陈华;营销学的成长及其困惑的经济学分析[D];湘潭大学;2002年
7 王利;遂宁城镇居民住房需求调查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8 赵寰宇;国家形象之国际政治营销学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王兰;形成并保持媒体的竞争优势[D];四川大学;2006年
10 赵成文;哲学视野下的医院营销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5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68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