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下降原因及对策分析
本文选题:国产手机 切入点:市场份额 出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
【摘要】: 中国的手机市场经过20来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是,国产手机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98年开始到2003年,国产手机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到03年市场占有率还超过了50%。但是从03年后,国产手机便持续走低,到了2007年6月,市场分额降到了31%左右。 国产手机能够在短期内崛起,其原因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自身市场定位准确、自建强大营销渠道和成功的推广措施、国外厂商策略失误等等。而国内厂商最近几年的持续低迷,其背后的成因更加值得思考。本文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力求探索国产手机竞争力缺乏的深层次因素以及应对策略。本文作者通过大量阅读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国产手机在市场变化过程中无法抵挡国外品牌进攻最主要原因是核心竞争力的缺失。而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大市场中幸存下来,并取得持续的发展,除了利用外部条件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本论文中,作者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实例来支撑文中的论点。文中涉及的理论主要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其中还穿插了一些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分析了国产手机前期(1998-2003)快速发展和后期(03年至今)走向低谷的原因。最后就如何摆脱低谷获得持续性增长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措施。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China's mobile phone market has now become the largest market in the worl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s has not been smooth sailing. From 1998 to 2003, domestic mobile phones experienced rapid development. By 2003, the market share had exceeded 50%. But after 2003, the domestic mobile phone continued to decline, and in June 2007, the market score dropped to about 31%. The reasons for the rise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s in the short term include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accurate market positioning, strong marketing channels and successful promotion measures. The reasons behind the sustained downturn of domestic firms in recent years are even more worthy of considera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ngle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deep-seated factor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the lack of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s. On the basis of a lot of reading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material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main reason why domestic mobile phones cannot resist the attack of foreign brands in the course of market changes is the lack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order to survive in this rapidly changing large market and achieve sustained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the use of external conditions, it is more important to cultivate their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dopts the method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supports the argument through a lot of data and examples. The theory involved in this paper is mainly th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in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re are also som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mobile phones (1998-2003) and the low trend in the latter period (2003 to present). Finally,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on how to get rid of the trough and get sustained growth.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42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振华;;国产手机亟须重塑品牌[J];中国新通信;2006年01期
2 王慧钧;国产手机的现状与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年01期
3 刘智伟;蔡廷轩;;国产手机走在十字路口[J];现代经济信息;2007年08期
4 潮阳;真实的谎言 国产手机真的脱贫了吗?[J];数字通信;2005年18期
5 ;国产手机 江湖绝唱还是死地重生?VS洋品牌 痛定思痛 一鸣惊人[J];电脑与电信;2006年Z1期
6 ;国产手机三雄鼎立所占市场份额接近20%[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2年05期
7 袁茂峰;;国产手机的幸福与隐忧[J];TWICE消费电子商讯;2007年18期
8 ;国产手机上演幸存者游戏[J];科技智囊;2002年11期
9 钟超军;;国产手机化解存量市场见生死?[J];IT时代周刊;2004年21期
10 袁茂峰;是谁将国产手机厂商推向深渊——追踪“土狼机”崛起真相[J];上海信息化;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令明;;欧盟东扩与中国经济发展[A];国际经贸研究论文集(2003年)[C];2003年
2 薛锐;;树立市场观念 深化网络分析[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平;;加强营销 扩大我院市场份额[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4 许霖庆;;香港1993—2008年水果市场研究[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刘婷;符纯洁;;基于水平营销之蓝海战略分析[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文毓;;工业地坪市场分析研究[A];第15届全国腐蚀与表面保护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全国腐蚀与表面保护技术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姜寿成;付建伟;;关于战略联盟与市场效率边界问题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急世;袁海平;;浅论烟叶资源对卷烟品牌扩张的影响[A];2006中国科协年会第三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赵急世;袁海平;;浅论烟叶资源对卷烟品牌扩张的影响[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孝强;;我国银行业集中度、规模对绩效的影响[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产手机市场缓慢升温[N];人民邮电;2005年
2 ;前4个月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再跌5%[N];人民邮电;2005年
3 晓胡;国产手机剑指30%市场份额[N];中国电子报;2002年
4 樊华 周洁;国产手机市场份额回升至45%[N];江苏经济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姜艳艳;国产手机阵地再度失守[N];华夏时报;2005年
6 实习生 薛娟;财报持续利好 国产手机又见曙光?[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记者刘月珍;国产手机冲击30%市场份额[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赵玉兰;国产手机厂商有三大失误[N];中山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高骥远;国产手机能否借3G翻身?[N];通信信息报;2007年
10 叶斐;国产手机狂揽市场份额[N];中国企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俊;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朱星辉;航空公司航班计划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尹蘅;中国投资银行声誉机制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4 苏子杉;汽车市场的销量预测与离散选择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叶丰滢;审计市场结构、审计师行业专门化行为与审计价格竞争[D];厦门大学;2007年
6 陈正义;市场化运营环境下电信产业市场结构演化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7 陶菁;后MFA全球产业网络重构中的中国纺织出口增长结构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8 温丹辉;电信业的过度竞争、串谋与资源共享[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9 王永德;基于中美比较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10 张芳;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亮;国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下降原因及对策分析[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
2 吴献斌;基于互联网建立新的国产手机出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怓云凤;国产手机企业竞争力分析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王媛媛;基于市场份额分析算法的日化市场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皋雅;基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国产手机营销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李直恩;市场份额模型在管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闵艳华;三星手机在中国的营销策略研究及对中国手机行业的启示[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李曼;国产手机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曾志军;中国手机市场现状和行业发展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刘玉松;中国手机市场分析及国产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89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68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