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理论分析与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18-04-07 16:01

  本文选题:跨国品牌并购 切入点:强势品牌 出处:《商业时代》2014年10期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我国企业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实践现状,在品牌资产五星模型、情感迁移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的基础上,构建以跨国品牌并购建立强势品牌的理论模型。阐述了此强势品牌建立模式的作用机制,并针对此强势品牌建设的三阶段,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企业的实践提供借鉴。
[Abstract]: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stablishing strong brand by transnational brand M & A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five-star model of brand equity, the theory of emotion transfer and the theory of signal transmission, etc.Build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establishing strong brand by transnational brand M & A.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echanism of the establishment mode of this strong brand,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in view of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rong bran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the enterprise.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USRP211A62
【分类号】:F27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汪涛;刘继贤;崔楠;;以品牌并购建立国际品牌:基于后进国家企业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王海忠;陈增祥;司马博;;跨国并购中品牌重置策略对新产品评价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期

3 吴思;;我国企业跨国品牌资源的并购与整合:现状、问题与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1期

4 王珏;;从TCL跨国并购视角看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J];管理世界;2006年03期

5 何浏;王海忠;田阳;;品牌身份差异对品牌并购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忠;陈增祥;司马博;;跨国并购中品牌重置策略对新产品评价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1期

2 桑百川;李自杰;张泽龙;;中外合资企业控制权分配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10期

3 温晓娟;马春光;;跨文化因素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企业文化的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占明珍;;由一桩“震惊世界”的跨国并购案引发的思考——大连万达并购美国AMC[J];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01期

5 杨晨;王海忠;钟科;;“示弱”品牌传记在“蛇吞象”跨国并购中的正面效应[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2期

6 田志龙;熊琪;蒋倩;JIN Lixian;ZHOU Yun;;跨国公司中中国员工面临的跨文化沟通挑战与应对策略[J];管理学报;2013年07期

7 彭辉;史建三;;海外并购中知识产权风险控制策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年05期

8 陈睿;;吉利跨国并购沃尔沃绩效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年05期

9 纪春礼;李健;;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基于国际化方向与国际化层次维度的战略模型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0年03期

10 项国鹏;王进领;;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述评及初步分析框架[J];技术经济;2008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乐琦;基于合法性视角的并购后控制与并购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魏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及整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杨群;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制度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婷;品牌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2年

2 管胜杰;海外并购方式下的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D];复旦大学;2008年

4 苏婧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杨圆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跨文化沟通问题的分析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方曦;贵州省中小制药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王树建;A公司收购B公司后的重振战略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2年

8 张兵;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与绩效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静;我国中小企业成长的决定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蒋倩;跨国企业中中国员工的跨文化沟通情境与能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韫慧;施俊琦;;并购对民族品牌的影响:独立自我的调节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黄韫慧;施俊琦;;反对民族品牌沦陷? 自我建构和自我状态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3 赵玻;陈阿兴;;主导零售商并购与市场势力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4 陈成忠;林振山;;企业海外扩张的不确定性动态模拟[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5 王海忠,赵平;品牌原产地效应及其市场策略建议——基于欧、美、日、中四地品牌形象调查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1期

6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J];管理世界;2006年01期

7 张金成;邱华创;;金融控股公司整合并购对消费者态度影响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2期

8 王海忠;王晶雪;何云;;品牌名、原产国、价格对感知质量与购买意向的暗示作用[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6期

9 范秀成,陈洁;品牌形象综合测评模型及其应用[J];南开学报;2002年03期

10 何浏;王海忠;田阳;;品牌身份差异对品牌并购的影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焕明;塑造强势品牌[J];商业时代;2003年20期

2 ;品牌达尔文主义助“后来者”居上[J];有机硅氟资讯;2007年12期

3 陈德华;;如何打造强势品牌[J];商场现代化;2007年36期

4 吴晓宣;;中国服装强势品牌的构建[J];现代企业;2011年03期

5 郑毅;信息时代企业品牌延伸的策略[J];今日科技;2004年01期

6 邢萱,邢挺;品牌建设路漫漫——重庆企业品牌战略反思[J];商业研究;2004年18期

7 高伟;关于强势品牌特征与培育对策的思考[J];工业技术经济;2005年04期

8 杨兴国;;品牌制胜“五步法”[J];企业文明;2006年01期

9 曾璐;;强势品牌——品牌时代企业追求的目标[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4期

10 林天祥;黄上生;;品牌权益与强势品牌[J];江西食品工业;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菊珊;陈珊;卢新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方法选择: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新准则评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王昕杰;;西方企业文化的再认识[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段晓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理论分析[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4 ;电视化传播[A];中国企业家世纪论坛(电视化传播)论文集[C];2005年

5 龙永枢;;培育发展自己品牌[A];首届中国总部经济与广州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马永富;;企业如何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A];2006-2007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08年

7 周密;;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路径选择——层次结构框架下的共性技术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黎茹;韩茂祥;刘建刚;茅晓鸣;;MRPⅡ/JIT集成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9 张小宁;;用交易理论分析职工持股的演化过程[A];跨世纪的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汪凤桂;;乡镇企业产业行为对农业结构的影响——理论分析及对广州地区的实证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鸣;名牌姓什么[N];中国质量报;2006年

2 翁向东;品牌战略统帅方能打造强势品牌[N];中国包装报;2010年

3 见习记者 孙姗姗;品牌定位谨防“日本病”[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孙本梁 林巧;“$670亿”品牌的强势制造[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5 常州金澄医药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锁明;以人为本 打造化工企业强势品牌[N];江苏经济报;2004年

6 张可春 王金法 苗锡庆;大提升:夯实管理添活力[N];中国石化报;2003年

7 孙姗姗;借船出海 新品牌快速攀升之道[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8 方颖;哈飞借重组发力 打造国字强势品牌[N];机电商报;2005年

9 记者  曲静;“十一五”我省重点培育六大强势品牌[N];黑龙江日报;2006年

10 IMSC工业品营销研究中心首席咨询师 丁兴良;解密从零到强势品牌的建立[N];机电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世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胡静;HU理论的拓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范阳东;企业环境管理自组织机制培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李俊华;双元性组织创新平衡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田家欣;企业网络、企业能力与集群企业升级: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颜安;虚拟整合:理论维度与整合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郑佳;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品牌发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肖敏;创新型国家建设的R&D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张晟义;涉农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高健;企业外部增长策略与企业价值实现[D];江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绍卿;百年电力公司战略管理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2 章锋云;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与管理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3 陈太春;对中国企业建设强势品牌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徐通韬;建立强势品牌,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D];暨南大学;2003年

5 陈曼华;玉柴集团强势品牌战略构建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迟余浩;我国黄金首饰业打造强势品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7 孙立娟;从东软的发展过程看强势品牌塑造[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8 薛晓军;企业资本运营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戴程;中外品牌比较[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黄星;富力集团打造强势品牌系统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19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719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9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