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零售业品牌升级的“大国优势”——基于大国国家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8 15:20

  本文选题:国家价值链 切入点:零售业 出处:《学习与实践》2014年01期


【摘要】:零售营销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具有一种"正反馈效应"。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制造组装环节和零售营销环节在越来越多的区域之间形成价值链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正反馈效应"会不断累积和放大,表现为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促进制造组装环节和零售营销环节在区域间的分工演进,而这种分工演进通过提高零售营销服务质量反过来进一步提高市场交易效率,以此不断循环;零售营销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能力随着"正反馈效应"的不断累积和放大而不断加强,从而实现零售业品牌的不断升级。在此基础上,演绎出大国国家价值链对零售业品牌升级的三大"大国优势"。
[Abstract]:The retail marketing service has a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in improving the market transaction efficiency.With the improvement of market transaction efficiency, manufacturing assembly and retail marketing link form value chain division among more and more regions. In this process,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will accumulate and amplify continuously.The improvement of market transaction efficiency promotes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manufacturing assembly and retail marketing links, which in turn improves the market transaction efficiency by improving the service quality of retail marketing.The ability of the retail marketing service in improving the market transaction efficiency is strengthen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and amplification of the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the retail brand.On this basis, the paper deduces three "big country advantages" of national value chain to retail brand upgrading.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分工与超边际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转移刚性、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11CJY015) 江苏省哲学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发展研究》(12EYC011)
【分类号】:F7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宛文;;海外扩展必须具有长期竞争优势[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01期

2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3 谭力文;马海燕;刘林青;;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深层透视[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4 王分棉;林汉川;;国际品牌:一个新的概念框架及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5 张松林;武鹏;;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及其区域政策含义——基于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7期

6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年04期

7 庞春;;为什么交易服务中间商存在? 内生分工的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9年02期

8 柳思维;杜焱;罗会华;;比较优势、大国优势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2008年湖南商学院大国战略研究学术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9 唐海燕;张会清;;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J];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10 刘志彪;张少军;;总部经济、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对电力多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张本英;评英国“1830年代理论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3 张本英;;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印度的“文明使命”[J];安徽史学;2009年02期

4 黄泽海;;解析“理性经济人”假设的五个维度[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丁艳华;霍军亮;;如何应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与智力资源的流失[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6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7 米本家;;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8 温丽;薛继亮;;基于模块化分工的农业产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9 王玉玲;唐华陶;;城乡统筹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10 姚寿福;;中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庞晶;叶裕民;;全球背景下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温俊彬;;略论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吴秋兰;;论对自利本能的道德关注——兼评近年道德评价热点事件[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玉;孙文远;裴育;;产品内国际分工的收益分配:基于Stackelberg竞争博弈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尹德洪;;早期的法和经济学思想研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晏鹰;朱宪辰;;理解诺斯制度分析理论的变化[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汉生;;效用度量的新方法及其度量结果[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燕;陈翠文;;我国主要城市LED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来自上海、深圳、厦门、南昌产业规划的证据[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贵荣;新疆奶业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玉冬;高新技术企业资金运营模式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游振华;种子产业链企业合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肖彦梅;煤炭企业跨区域扩张能力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张晋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张磊;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企业成长性评价实证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彪;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的路径与品牌战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2 白小虎;专业市场集群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3 曾铮;王鹏;;产品内分工理论与价值链理论的渗透与耦合[J];财贸经济;2007年03期

4 张莉;鲍晓华;;外包量化方法的新进展:文献述评[J];财贸经济;2010年02期

5 王凤彬;杨阳;;构建两栖型跨国企业的FDI模式——以联想集团国际化为例[J];财贸经济;2010年09期

6 李海舰,聂辉华;全球化时代的企业运营——从脑体合一走向脑体分离[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2期

7 黄永明;何伟;聂鸣;;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升级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5期

8 张纪;;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收益分配——基于笔记本电脑商品链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7期

9 刘林青;谭力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2期

10 刘志彪;张杰;;全球代工体系下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网络的形成、突破与对策——基于GVC与NVC的比较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力;;顾客永远是正确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特商店的成功之路[J];北京工人;2000年03期

2 孙璐,毛义有,宋德军;黑龙江省零售业整体竞争力测评[J];学术交流;2005年06期

3 孙衍林;;供应链管理框架下的零售渠道合作[J];商业时代;2006年13期

4 宋启蓁;;零售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研究[J];商业时代;2006年15期

5 张伟;朱明伟;;我国零售业并购动机的维度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年09期

6 雷莉;;电子商务给零售企业带来的机遇[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11期

7 石春莉;;国际零售业跨国投资对我国零售业的启示[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年11期

8 续笑嘉;;中国连锁超市发展及存在问题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24期

9 易激扬;;美国的巨型零售商[J];经济经纬;1985年02期

10 王秉湖;;零售业中的ECR和POS产品应用及其选型(2)[J];信息与电脑;199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Yu Rick;于嵘;童岩;;如何建立以消费者为核心的零售业价值网络[A];第六届中国零售业信息化峰会文集[C];2009年

2 周泽信;;我国城市零售行业市场化进程中的业态及业态结构[A];“羊城杯”深化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许应生;;谈现代物流与零售业的竞争优势[A];“发展商业,适应西部大开发”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窦志铭;;香港零售业的特点及运营环境[A];中国商品学会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暨学会成立1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夏春玉;杨宜苗;;开拓农村零售市场研究——以辽宁为例[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学军;;甘肃省零售业市场结构问题研究[A];“发展商业,,适应西部大开发”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岳中刚;;FDI与我国零售业市场结构优化的策略选择[A];“亚细亚杯”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郭世华;;我国商业流通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零售业为例[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冯德连;;中国零售业态结构的演进趋势与优化措施[A];2002“商业结构调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赵杰;;积极推进我国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素动;如何选择零售业管理解决方案[N];中国商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周勇刚 实习生 程翔 初建;零售业:缤纷业态下的惨烈竞争[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峰;济南零售业谁主沉浮[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4 毕铭;陕西花协零售业分会成立[N];中国花卉报;2005年

5 都文;零售业应对全球一体化(下)[N];中国商报;2000年

6 郭亮;张仲超;零售业外资蜂拥上交会[N];中国商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傅苏颖;刺激消费政策效应彰显零售业回暖迹象显著[N];证券日报;2009年

8 记者 陈艳红 实习记者 田硕;节能助零售业“挣钱”[N];首都建设报;2009年

9 李菁;泉州零售业竞争再起波澜[N];商务时报;2009年

10 商报记者 李铎 熊海鸥;零售业欲回归自营挣脱窘境[N];北京商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德玲;基于供应链的零售业营销合作博弈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2 张岩;日本流通体制变革研究[D];辽宁大学;2006年

3 徐秀娟;商务智能中的利润挖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赵晓民;基于选购品的商业集聚印象对店铺印象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东升;面向连锁零售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型(R-CRM)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6 邓添予;网络零售供应链服务差异化策略及产品定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建华;阳光百货商场战略分析与选择[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吴小美;在华外资零售业自有品牌的发展研究和启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刘晓红;沃尔玛的发展历程带给我国零售业的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陈光;我国民营零售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杨丽;我国零售业特许经营模式选择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陈林;我国零售业的顾客体验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王磊;开放零售市场对中国零售业的影响及对策[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8 曹伟;连锁超市品类管理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9 乔新丰;零售业服务质量与消费者购后行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卢雨禾;解析中国零售业[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221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7221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9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