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延伸评价研究:个性匹配视角
本文选题:品牌延伸 + 个性匹配 ; 参考:《企业经济》2014年03期
【摘要】:本文从消费者个性角度探讨消费者与品牌延伸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以消费者性别人格个性为出发点,依照个性源于消费者人格并赋予品牌的逻辑,尝试运用Aaker(1997)的五维个性量表测量消费者、品牌和延伸产品个性,并聚类三者个性展开品牌延伸实验。实验数据统计及ANOVA分析结果表明,个性匹配能带来较高品牌延伸评价和对品牌正面反馈效应,不匹配品牌延伸品牌稀释效应不显著。同时,验证Aaker(1997)个性量表测量中国消费者、品牌及延伸产品的可行性。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and brand ext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personality. According to the logic that personality originates from consumer personality and endows brand, the study tries to measure the personality of consumers, brands and extended products by using the five-dimensional personality scale (Aaker1997). And cluster the three personality to expand the brand extension experiment. Experimental data and ANOVA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personality matching can bring higher brand extension evaluation and brand positive feedback effect, but not match brand extension brand dilution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At the same tim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measuring Chinese consumers, brands and extended products with the personality scale (Aakerhl 1997).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云南省丽江市烟草公司华坪县分公司;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重点基金项目“基于个性匹配的品牌延伸评价”(批准号:2012Z058)
【分类号】:F2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喜雪;浅谈品牌延伸战略[J];商业研究;2000年11期
2 裘晓东,赵平;如何实施成功的品牌延伸战略[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3 易明;“娃哈哈”品牌延伸的左右之道[J];中国乡镇企业;2004年11期
4 杨旭;;品牌延伸的“四利四弊”[J];饲料博览;2009年04期
5 韩光军;论品牌延伸[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产品应注意品牌延伸的“陷阱”[J];政策与管理;1998年11期
7 王新新;品牌延伸有陷阱[J];中国企业家;1998年08期
8 段艳红;浅议品牌延伸与市场定位[J];理论探索;1999年01期
9 周志民;试论品牌延伸的边界[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年07期
10 雷平;品牌延伸的陷阱与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颖红;张阔;;神经营销研究述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建玲;刘思峰;吴作民;;品牌延伸影响要素的灰色优势分析[A];2006年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左臻;;论品牌营销的误区与对策[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席丽;彭彦琴;江波;;母品牌形象、拟合度对延伸产品态度的影响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何佳讯;;老字号品牌个性认知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及管理含义[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6 邸国永;张米尔;;基于核心能力的多角化策略研究[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7 银成钺;于洪彦;;延伸产品价格与延伸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交互影响[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徐亚林;李清;;洗涤行业品牌建设策略之思考[A];第26届[2006]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兆峰;杨琴;;基于产权理论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发展研究[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郑钢;;品牌制胜——浅析卷烟在市场竞争中的品牌策略[A];中国烟草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剑锋;站在品牌延伸的十字路口,,你会怎么走?[N];中国包装报;2004年
2 杨莉 李野 刘晶;从“改名热”透视药企品牌延伸术[N];医药导报;2004年
3 策划 刘晨 采写 本报记者 荣瑞芝 王庆坤;品牌延伸 在理性的旗帜下收放自如[N];中国服饰报;2005年
4 李海龙;品牌延伸 让顾客在一个篮子里各取所需[N];经理日报;2003年
5 刘红霞;品牌延伸 放大企业规模经济[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嘉佳;品牌延伸:陷阱还是馅饼?[N];中国包装报;2000年
7 安晓云;品牌延伸市场拓宽[N];河北经济日报;2000年
8 卞文志;品牌延伸,切莫透支无形资产[N];经理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文家华;品牌延伸:馅饼还是陷阱?[N];经理日报;2004年
10 冷振兴 本报记者 屠建路;品牌延伸之路怎么走[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永丹;品牌延伸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颢;基于顾客价值及社会情境视角的品牌延伸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叶秀荣;品牌延伸对品牌信任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小毅;基于脑电信号分析的消费者品牌延伸评估决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张宏;动画品牌塑造管理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6 郑佳;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企业品牌发展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周露阳;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8 李德立;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瞿艳平;基于品牌管理的企业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刘华军;品牌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崇辉;消费者对我国产品品牌延伸态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庆伟;我国品牌管理中的延伸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3 卢政营;品牌延伸的溢出效应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4 吴雨;品牌联想类型、产品涉入度对不同距离品牌延伸效果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闫杰;品牌延伸与品牌资产的关联机理和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金敏;企业品牌延伸战略决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7 高婧;消费者母品牌态度对于延伸产品态度影响之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李倩茹;品牌延伸的动因与策略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9 符涛;企业品牌延伸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袁晶瑜;基于顾客资产的品牌延伸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6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06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