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品牌犯错研究述评与展望
本文选题:品牌犯错 + 产品伤害 ; 参考:《工业技术经济》2016年02期
【摘要】:以往的品牌犯错事件主要以产品伤害危机为主,近年来在社会规范和道德层面上也逐渐地有所体现,给企业和利益相关者带来了更广泛的影响,而现有品牌犯错的述评仍主要停留在品牌功能层面上(以产品伤害危机为主),缺少系统全面的分析。本文在梳理国外文献基础上,围绕品牌犯错的含义、分类、相关变量及影响结果、应对策略等主题进行述评,探讨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的品牌犯错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借鉴。
[Abstract]:In the past, brand error mainly focused on the crisis of product injury. In recent years, it has been gradually reflected in social norms and ethics, which has brought more extensive influence to enterprises and stakeholders. But the existing brand error review still mainly stays on the brand function level (mainly by the product injury crisis, lacks the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foreign literature, 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aning, classification, related variables and impact results of brand error, and discusses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in this fiel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of brand error in China.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吉林大学;
【基金】:广东省育苗工程项目“基于品牌犯错下消费者-品牌关系断裂的再续意愿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WYM-0090)
【分类号】:F2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佐藤刚介;;如何构筑强势品牌[J];广告大观;2002年07期
2 仲伟林;品牌体验的管理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3年07期
3 何晓;让我们去体验品牌[J];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26期
4 贺权,代海,余捷;体育营销与品牌战略的关系及运用[J];企业经济;2004年11期
5 许小英;品牌创建的第三条道路 ——品牌体验[J];中外企业家;2004年02期
6 许小英;品牌创建的第三条道路 品牌体验[J];中外企业家;2004年06期
7 魏峰;;品牌体验创造顾客忠诚[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04年01期
8 大卫·奥顿;;追求有意义的品牌体验[J];招商周刊;2004年35期
9 祝合良;品牌解读[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年10期
10 张平亮;实现品牌价值的战略思考[J];企业活力;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瑶荣;;出版物品牌的内涵和经营[A];江西出版科研论文选(第10集)[C];2010年
2 赵正洋;赵红;;品牌混淆:一个法学范畴的延伸[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芳;;品牌经营与自主创新的互动发展[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许晓明;张咏梅;;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重塑研究——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视角[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旺盛;薛华;;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品牌激活策略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月辉;单艳华;;基于“十要素模型”的嘉和一品公司品牌资产评估实证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秦芳;顾忠婷;;探路者的品牌传播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邱招义;钟秉枢;;对“奥林匹克”品牌发展的研究[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苏银;;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公司品牌建设研究[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阎芳;塑造食品企业强势品牌[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2 樊晋;品牌价值来源于品牌体验[N];中国黄金报;2004年
3 周蕊;“声品牌”传播音乐力量不容忽视[N];经理日报;2006年
4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经济学副教授 马迎贤/编译;小品牌:不可被低估的力量[N];中国工业报;2003年
5 中名;真品牌在哪里?[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6 郑彦 中共衢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关于品牌的遐想[N];衢州日报;2011年
7 张丽娅;专家:服装企业应提升品牌虚拟价值[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周开平;自主品牌再定位:“中国制造”的五重境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9 殷黎杰;年度大奖携品牌“美丽中国”[N];中国服饰报;2013年
10 王运启;品牌关键在“养”[N];财会信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启庚;品牌体验的形成及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龙成志;消费品品牌形象的绩效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4 金明;品牌钟爱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宋明元;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清;移动通信客户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李艳娥;顾客体验对轿车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周露阳;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高翔;消费者品牌依恋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10 张蕾;基于多维互动质量的服务品牌资产驱动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和;通过设计为企业创建强势品牌[D];同济大学;2007年
2 万晓丹;对中国文化创意品牌的认识与思考[D];大连工业大学;2013年
3 孙安龙;品牌体验对品牌依恋的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孙博;从腾讯“新闻哥”看移动新闻客户端品牌栏目构建[D];河北大学;2015年
5 王雁霄;B2C网络零售商品牌资产对消费者考虑集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6 宋琳;论微信营销对品牌建设的意义[D];苏州大学;2015年
7 郭靖丽;品牌体验对品牌远程延伸评价的影响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8 宋莺歌;管理者与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认知差异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9 张岚;品牌社区互动对顾客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马建峰;基于游客视角的福州三坊七巷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模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06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06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