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产业发展中科技战略与品牌战略的融合
本文选题:科技创新 + 中国产业 ; 参考:《商业时代》2013年32期
【摘要】:科技创新对我国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临近攻坚阶段,科技创新更将为"十二五"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只有依靠科技创新的不断升级,才能确保我国产品发展占领市场的制高点,进而依靠成功名牌战略,不断扩展我国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与名牌的相互依靠。
[Abstrac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y. As China's "12th Five-Year" plan is approaching the stage of attack,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12th Five-Year". The integr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has become inevitable. Only by relying on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roducts occupy the commanding point of the market. And then rely on the successful brand strategy to expan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industry and form the mutual reliance between the industry and the famous brand.
【作者单位】: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分类号】:F27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中国名牌产品竞争力调查十大阵容企业发布[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研;;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J];鸡西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张洪庆;缴锡照;;浅谈当前经济下滑形势下巩固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J];中国商贸;2009年05期
3 ;康鹏公司靠科技创新驶入发展快车道[J];泰州科技;2010年09期
4 李志扬;;发展资源型地区高新技术产业 打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起点[J];武汉金融;2010年08期
5 徐凡淇;;深入开展科技创新 稳固支撑企业崛起[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20期
6 ;科技创新助力空冷国产化[J];电力技术;2010年Z1期
7 周明伟;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J];企业经济;2004年03期
8 彭礼堂;中国产业集群发展与创新网络建设[J];焦作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坚持科技创新 打造创新型企业 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J];云南科技管理;2008年03期
10 赵利军;;产业技术联盟:增强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J];现代商业;2009年3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岑万岭;宋艾江;;煤炭企业危机管理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贾亚军;;互联网解困山西中小企业发展寒冬[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3 商建友;;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刘爱军;;员工福利发展的九大趋势[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滕飞;;金融危机时期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唐启意;;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治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8 秦波;;着力科技创新,促进地方产业集群健康发展[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治国;;民营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王大军;孙鸿连;;加强科技信息机构的创新机制 促进科技创新活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罗子彪 通讯员 王建勋 唐晓源;新华区以科技创新促经济发展[N];平顶山日报;2009年
2 徐旭红;科技创新:造就企业基业长青[N];中国企业报;2009年
3 记者 李飞;科技创新促企业效益攀升[N];黑龙江日报;2009年
4 记者 陈绵钦;刻不容缓加强科技创新[N];汕尾日报;2009年
5 通讯员 李寿山 李继保 刘继华 李茂振;梁山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强劲动力[N];济宁日报;2009年
6 YMG记者 李仁 通讯员 曲华明 孙运智;科技创新之花灿烂绽放[N];烟台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彭小妮;坚持科技创新 推动产业发展[N];闽东日报;2010年
8 吉林记者站供稿;新战略 新起点 新腾飞[N];科技日报;2009年
9 记者 唐爱平 通讯员 彭治勇 游雪珍;科技创新为神斧添活力[N];湖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林见 实习生 吴敏;科技创新:为双鹤插上腾飞的翅膀[N];芜湖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其财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刘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3 董为民;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4 周学政;区域体系下的共性技术创新网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王承云;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严飞;中小企业集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德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科技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闫俊周;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的组织及其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猛;产学研合作思想的价值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3 陈华文;新疆中小企业发展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4 张丽娟;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5 韦剑;广西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中政府规制改革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6 李志军;论在企业中加强人本管理[D];吉林大学;2007年
7 罗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赵德锋;利用FDI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9 徐黎;民营科技企业成长障碍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10 程志昆;武汉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34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34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