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梦”国家品牌的建构
本文选题:“中国梦” + 国家品牌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摘要】:积极而充满魅力的国家形象往往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而国家品牌的设计和建构可以提升国家形象的辨识度和美誉度。引入国际政治营销学和传播学的理念,将中共十八大后提出的"中国梦"打造为国家品牌,是一种必要而且可行的科学选择。为此,注重顶层设计,建立直属国家核心部门的国家品牌委员会,整合各方力量进行整体策划,突出和彰显"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和文化理念,立足于国内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创造良好的来源国效应,用"讲故事"的传播手段,将"中国梦"打造为既能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同时也能产生良好国际政治营销效益的国家品牌。
[Abstract]:A positive and attractive national image is often the symbol of a country's soft power, an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brand can enhance the recognition and reputation of the national image. It is a necessary and feasible scientific choice to introduce the idea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marketing and communication and to make "Chinese Dream" put forward after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a national brand. Therefo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top-level design, establish a national brand committee directly under the core departments of the country, integrate all forces to carry out the overall planning, highlight and highlight the core values and cultural concepts of "Chinese Dream", and base themselves on the domestic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rove people's happiness index, create good country of origin effect, make "Chinese Dream" a national brand which can not only enhance the cohesion of the people, but also produce goo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marketing benefit by means of "storytelling".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执政道路与实现中国梦研究”(13AKS006)
【分类号】:F27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伟;;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探析——基于政治传播的视角[J];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06期
2 季萌;;韩国国家品牌委员会的启示[J];对外传播;2012年11期
3 徐进;;国家品牌指数与中国国家形象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米尔顿·科特勒;;中国国家品牌缺失的原因何在[J];IT时代周刊;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思屈;;中国形象战略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内涵[J];当代传播;2012年03期
2 王林生;;中国发展世界城市的必然性、模式与对策[J];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04期
3 刘炳香;;韩国文化外交:路径与启示[J];当代韩国;2013年01期
4 阎志军;;国家品牌化中的企业职能探析[J];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12期
5 聂书江;张仕勇;;试论公共外交背景下国家品牌构建路径[J];国际新闻界;2013年10期
6 徐明华;周创;;大学生与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基于中外大学生对华态度的实证研究[J];今传媒;2014年02期
7 张爱凤;;媒介变迁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嬗变[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8 侯梦菲;;媒体传播文化的力量——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9 平力群;;日本国家品牌战略的演化:从“日本的品牌”到“日本品牌化”[J];南开日本研究;2013年02期
10 平力群;程永明;师艳荣;;发展文化产业从教育开始——来自日本传统文化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丛;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曲文娜;中国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雅芬;出口增长方式转变视角下的我国国家品牌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2 林泽锟;基于儒家“内圣外王”的品牌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闫静静;跨文化语境下国家形象输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柳;光影自塑的本国形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余云舟;中网豪华包厢品牌塑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6 黄龙龙;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篇)中国家身份建构的视觉语法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燕京;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8 黄丽诗;2012年《纽约时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D];厦门大学;2014年
9 范文静;视觉文化传播视阈下的电影主题公园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老区梦 中国梦[J];中国老区建设;2013年04期
2 钱乘旦;;我们的“中国梦”[J];中国报道;2013年01期
3 ;期待·中国梦[J];农村工作通讯;2013年06期
4 朱继东;;“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理论导报;2013年03期
5 李抒望;;对“中国梦”的几点解析[J];改革与开放;2013年09期
6 一清;;我的梦——中国梦[J];商周刊;2013年14期
7 张迦寓;;同心共筑中国梦[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8 由佳田;;“中国梦”开创社会科学新纪元[J];决策与信息;2013年05期
9 朱继东;;实现“中国梦”要解放思想[J];决策与信息;2013年05期
10 ;社论社评[J];领导决策信息;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郝儒杰;;发展与公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价值取向[A];“公平、公正、平等: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韩庆祥;王海滨;;中国梦:根本前提、精神实质和实现路径[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3 许志功;;以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颜晓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包含倡导劳动[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柳洁;;以行业梦托起中国梦[A];浙江盐业(2013年第4期总第153期)[C];2013年
6 李仕湘;;我的中国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7 方晓;;“中国梦”与中国外交:世界贡献 中国打造[A];中国梦:道路·精神·力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集(2013年度)[C];2013年
8 李德顺;;中国梦的主体性意蕴[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9 熊炜;;围绕中国梦思想,推进中国的外交与国际关系研究[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祁敬宇;;刍议大国崛起中的金融问题——兼议金融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作用[A];第五届外语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暨全国外语院校科研管理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蕾;道路坚定 “中国梦”圆[N];光明日报;2013年
2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杨政;两会继往开来引导“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年
3 谌强;诗人雅集新春放歌联吟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年
4 曹华飞;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的“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年
5 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颜晓峰;为什么说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N];光明日报;2013年
6 衡阳市图书馆 武久英;用勤劳和智慧托起“中国梦”[N];湖南日报;2013年
7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N];解放军报;2013年
8 曹丙利;构筑“中国梦”的民生基石[N];科技日报;2013年
9 张峪铭;“三有”人生托起中国梦[N];人民公安报;2013年
10 汪金友;十解“中国梦”[N];人民公安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小莺;《蜗居》和“中国梦”[D];北京大学;2011年
2 江利群;实现中国梦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李博;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4 李达虹;天津市初中生“中国梦”的外显和内隐认知与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成亮;中学生“中国梦”的心理结构及优化教育建议[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马殠殠;论“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责任公民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张梁;从现代化的视角看“中国梦”对凝聚人心力量的意义价值[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沈然;中国梦视域下“蚁族”问题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9 宋U,
本文编号:2076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076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