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中国民族文化的文化品牌化现象研究——以印象系列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28 15:50

  本文选题:印象系列 + 文化品牌 ; 参考:《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05期


【摘要】:本文对印象系列之所以成为一个文化品牌的要因做了分析,证明印象系列的文化品牌化,成功地把地区文化推广到国内外各地,对地区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印象演出"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突出地区文化资源,让地区的文化产业活跃起来。它的创作规律:基本特征可无限复制,还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品牌价值的综合利用。这就是印象系列文化品牌化的内容。向观众展现了各地区品牌,向观众叙说了各地区品牌内涵着的人文境界。为了向观众有效地展示地区文化品牌,印象表演采取了文化和尖端技术的融合、过去和现在的融合的方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成为代表地区的表演品牌。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impression series has become a cultural brand, proves that the cultural brand of impression series has been successfully extended to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and abroad, and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 Impression performance "the main purpose is to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so that the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Its creative law: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can be reproduced indefinitely, but also adhere to their own creative principle: comprehensive use of brand value. This is the impression of the series of cultural brand content. To show the audience the regional brand, to the audience to describe the humanistic state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gional brand. In order to show the regional cultural brand to the audience effectively, impression performance adopts the combination of culture and cutting-edge technology, the past and present fusion way, has achieved unprecedented success, has become the acting brand representing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韩国光云大学东北亚文化产业学部;光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
【基金】:韩国研究财团的“大学教授海外访问研究支援事业”的资助下完成的,课题编号:NRF-2011-013-A00028
【分类号】: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林;;从创意到对话再到生意——以《印象西湖》为个案谈创意产业[J];视听纵横;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惠坚;;基于高技能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阳;我国创意城市评价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晶晶;“印象”系列文化产业运作模式探究[D];山东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霁翔;;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J];求是;2006年14期

2 何金廖;宗跃光;张雷;;湘中丘陵地区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化及其机理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盐业史研究;2010年01期

4 刘圣中;;大众文化如何影响政府[J];决策;2010年06期

5 强乃社;;文化的空间维度[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王锋;马灿;刘峰贵;;青海高原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性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7 张永谊;;文化大发展切忌“大跃进”[J];群言;2011年12期

8 嘉言;;文化病症与价值重建[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2年01期

9 易中天;;“文化入世”与“文化航母”[J];国学;2012年03期

10 邹怡情;;文化景观 在争议中影响人类实践的遗产认知[J];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丽丽;南剑飞;;自贡盐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湛;田建华;;理解文化及其可持续发展[A];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C];2002年

3 殷国明;;欲望都市:女性诱惑与流行文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廖庆六;;试论金门家庙文化景观[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和平;马宇钢;;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街巷空间演进机制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3-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4年

6 王伟年;王士君;;文化产业园区的功能、运行模式及发展策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文镇;;澎湖石沪文化景观——吉贝石沪群及其修造维护现况[A];闽南文化新探——第六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潘丹;;全球化与北京的文化产业[A];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2009北京文化论坛文集[C];2009年

9 陈炎;;“文明”与“文化”[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赵小平;;对做好盐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几点思考[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七辑)[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文苑;文化“富矿”的保护性发掘[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2 邹鹏辉邋郑英;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N];江阴日报;2007年

3 景亮邋许杰;兴文化呼唤大思路[N];烟台日报;2007年

4 娄清;保护贵州文化景观和文化线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孙睿 郑毅津;让世界遗产文化走进高校校园[N];中国旅游报;2009年

6 ;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全面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记者 毕征 何雪华 杨明 任朝亮 罗桦琳 汤南 刘海健 曾卫康 文远竹 廖靖文;鼓励生产质优价廉的文化产品[N];广州日报;2011年

8 艾斐;文化产业:现代社会的精神亮点与经济支点[N];山西日报;2002年

9 ;以文化策动发展的理论创新[N];山西日报;2003年

10 谭好哲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重建文化价值学术界义不容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学标;全球化时代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冲突与文化传播[D];武汉大学;2010年

2 于茜虹;商业街的传统文化属性与魅力度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孟庆艳;文化符号与人的创造本性[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巍;网络文化的异化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2 殷洁;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景观在乡村景观规划中的保护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丁莉;上海世博会文化演艺活动的特点、经验与启示[D];复旦大学;2011年

4 郭建静;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薇;对“芙蓉”现象的文化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刘飞凤;历史文化村镇整体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0年

7 韩西坤;葫芦文化及其旅游开发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陈德玺;论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9 杨娟;平衡与失衡:舟山海岛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3年

10 薛亚娟;晋西碛口古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78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078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5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