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基于复杂适应性的青岛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8 09:25
【摘要】:当今社会进入了品牌经济时代,品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企业实力和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品牌系统的研究可以发现,品牌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极为相似。基于生态学的视角,结合品牌的本性特点“生命性、适应性和复杂性”,研究整个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进程,综合品牌管理、生态学、进化论、自组织及复杂适应系统等理论的精华,并使之有机统一于“复杂适应”这一主线之下,将会给品牌管理带来全新的思路。青岛被誉为“品牌之都”,拥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崂山矿泉水、琅琊台酒等一系列享誉全国的品牌。在2014年6月25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4年《世界500最具价值品牌》中,海尔(第172)和青岛啤酒(第350)赫然在列。本文通过青岛市品牌生态系统的复杂适应性和协同进化研究,并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青岛酒水饮料业和家电业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来分析青岛市品牌系统的适应性和协同性,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青岛市品牌生态系统未来发展的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是全文的纲要。第二章在论述品牌生态系统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品牌生态系统的定义、构成和一般发展规律进行了论述,从理论上说明了品牌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原理。第三章在对品牌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与复杂性本质就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品牌适应度二维评价模型,并利用青岛市酒水部饮料行业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四章从理论角度上论述品牌生态系统的协同进化概念和机理,构建了品牌生态系统协同度评价模型,并用青岛市家电行业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选取青岛市这一较为典型的区域品牌生态系统,分析了其品牌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利用建立的模型其适应性与协同性进行了评价,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了未来青岛市品牌协同发展的措施。第六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论文还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Abstract]:Nowadays, the society has entered the era of brand economy. Br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our life and i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enterprise strength and national strength.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brand system, we can find that brand system is very similar to natural ecosystem.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rand "life, adaptability and complexit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whole brand ecosystem, integrated brand management, ecology, evolution. The essence of the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which can be integrated under the main line of "complex adaptation", will bring brand management a new way of thinking. Qingdao is known as the "brand capital", with Haier, Hisense, Aucoma, Tsing Tao Beer, Laoshan mineral water, Langyatai wine and a series of well-known brands. Haier (172nd) and Tsing Tao Beer (350th) are listed in the 2014 World 500 most valuable Brand released by World Brand Labs on June 25, 2014. In this paper, the complex adaptability and co-evolution of Qingdao brand ecosystem are studied, and the representative Qingdao liquor and beverage industry and home appliance industry a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of empirical study to analyze the adaptability and synergy of Qingdao brand system. Fi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n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Qingdao brand ecosystem.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s the outline of the full text.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constitution and general development law of brand ecosystem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brand ecosystem, and explain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inciples of brand ecosystem theoretic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nature of adaptability and complexity of brand ecosystem, the third chapter constructs a two-dimensional evaluation model of brand fitness, and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it by using the beverage and beverage industry in Qingdao.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mechanism of co-evolution of brand ecosystem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model of brand ecosystem synergy, and makes an empirical study on it with Qingdao household appliance industry. The fifth chapter selects Qingdao, a typical regional brand ecosystem,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its brand ecosystem, evaluates its adaptability and synergy by using the established model, and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the future Qingdao br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asure. Chapter six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paper, and puts forward the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the future research.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9.27;F2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红江;我国预应力钢绞线产业的协同进化[J];金属制品;2005年04期

2 钟远平;王冰松;;通向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进化理论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09年12期

3 聂规划;张喜文;徐尚英;;支持企业协同进化的集体智慧平台设计[J];当代经济;2011年07期

4 王希泉;胡伟;张阳;;国外企业协同进化理论述评[J];江苏商论;2008年07期

5 王立志,韩福荣;企业间的协同进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3年02期

6 王一飞;孙立梅;;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协同进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年24期

7 胡伟;;企业协同进化机制研究[J];企业活力;2008年03期

8 潘学峰;傅泽田;;农村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机制分析[J];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95年01期

9 蒋国银;胡斌;;人群工作协同进化动力学模型及模拟[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年12期

10 王东宏;;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进化机制与战略构建——基于企业生态位的视角[J];攀登;201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陈海波;科学与艺术可以协同进化[N];光明日报;2014年

2 徐艳梅 司高飞;生态学对企业的启发[N];中国企业报;2005年

3 奇 云;蜂鸟与鲜花协同进化和谐共存[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电脑商报记者 彭敏;红旗IVI:追求协同进化[N];电脑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志华;基于免疫系统的协同进化机制及其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2 刘健;基于协同进化理论的图书馆知识生态化机理与技术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王梅;基于生态原理的学科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霍军周;人机结合协同进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慕彩红;协同进化数值优化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殷红春;品牌生态系统复杂适应性及协同进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7 刘文俊;基于协同进化的群体规划研究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张喜文;基于集体智慧的生态型企业协同进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陈羽;应对未料灾变的实存装备局部再设计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雪;基于协同进化的混合智能优化算法在SMT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石江坤;基于复杂适应性的青岛市品牌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李同喜;支持学习的协同进化模型研究及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桂娟;自适应协同进化模型及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腾月;陕西军民融合产业园内组织成员协同进化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6 李岩;基于共生协同进化的多目标算法及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7 范颖;基于协同进化与强化学习的多代理协作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静莲;协同进化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献崇;基于协同进化的聚类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羽;双系统互补协同进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9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149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e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