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学视角的旅游城市品牌设计研究
[Abstract]:The city brand value of the tourist city is the cognition attitude of the tourist to the city brand. The urban brand design based on the angle of view is an important form of expression and means of tourism city competi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and logo, font, color, auxiliary graphics and other visual images with aesthetic sense, To establish a city brand with unique visual aesthetic sense, to show the city's aesthetic and values and the unique personality of the city, to influence tourists in a variety of ways, to promote the spread of urban brand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江苏旅游城市的文化品牌策略研究》[编号2015SJD6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5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国治;;从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到城市文化品牌形象营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2 厉春雷;;美学视角的品牌竞争优势:价值创造与美感体验[J];学术交流;2013年02期
3 黄军;;旅游品牌形象标志设计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马瑞华;;城市品牌定位与品牌溢价[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燕;陆晓云;;基于美学视角的旅游城市品牌设计研究[J];湖湘论坛;2016年06期
2 金灿;朱金鑫;;论滁州城市发展的旅游形象设计系统建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年09期
3 杨礼茂;程晓珂;李文静;;城市品牌建设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6年28期
4 潘雷;;艺术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品牌营销的发展演变[J];中国商论;2016年21期
5 郑晶;顾雯;刘晓刚;;品牌美学实现品牌价值创新的挖掘与构建[J];包装工程;2016年14期
6 张奕伟;李璐;;从视觉符号谈中国旅游城市品牌形象设计[J];科技视界;2015年36期
7 邱杨;王家民;;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标志设计中的研究应用[J];大众文艺;2015年21期
8 韩学红;;浅析城市旅游形象标志设计中的视觉符号[J];艺术科技;2015年07期
9 华冰;丁宁;;建立和完善“西柏坡”城市品牌形象视觉系统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4年06期
10 马瑞华;王笑丹;;基于品牌视角的城市心理空间拓展[J];商业时代;2013年2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冬梅;;沅陵旅游城市品牌战略构想之实践篇[J];黑龙江史志;2009年21期
2 ;利川创优 成效显著[J];湖北画报(湖北旅游);2008年05期
3 谢雨萍,邓祝仁;中国旅游城市深发展原则问题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谢朝武;;论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5 彭冬梅;;沅陵旅游城市品牌战略构想之理论篇[J];黑龙江史志;2009年21期
6 谢朝武;李玉红;;基于网络知名度分析的我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口号设计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7 余熙;;瑞士掠影[J];中国记者;1993年07期
8 李志明;提高市民素质 创建优秀旅游城市[J];思想战线;1999年05期
9 风月夜;;因电影而沾光的旅游城市[J];城市地理;2014年04期
10 龚箭;吴清;刘大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异及影响机理研究[J];人文地理;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迟紫境;李云鹏;黄超;;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与构建方法研究[A];2012城市国际化论坛——世界城市:规律、趋势与战略选择论文集[C];2012年
2 谢彦君;;当前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另类解读[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蔡萌;汪宇明;吴文佳;钱磊;;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模式[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李玲玲;;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广东东莞市为例[A];人居环境学研究论文集[C];2007年
5 汪宇明;蔡萌;;旅游城市转型发展的低碳化路径[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6 黄贵宝;;迈向市场国际化的旅游新平台——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总部在北京设立[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上)[C];2012年
7 郭玉增;罗士龙;;廊坊的定位——旅游城市[A];廊坊市域经济与产业集群延伸研究——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第二届年会征文选编[C];2008年
8 唐子颖;吴必虎;;旅游城市公共游憩地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郭伟;;秦皇岛优秀旅游城市产业发展研究[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10 苏泽群;;旅游城市的生态建设——对扬州建设生态市的思考[A];生态学的新纪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菊霞 林翔;以人为本旅游城市魅力之源[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记者 王红梅;我市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3 旅言;听取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汇报[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会议召开[N];淮南日报;2007年
5 万京华;高标准创建优秀旅游城市[N];莱芜日报;2007年
6 胡斌;太原再次入选十佳避暑旅游城市[N];山西政协报;2007年
7 市政府副市长 李秀芝;加强领导 广泛参与 全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N];通辽日报;2007年
8 苏凯;郜秀菊:齐心协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N];驻马店日报;2007年
9 记者 牛元;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创优工作推进会昨日举行[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10 秀娟 守英;遵化市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验收[N];唐山劳动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红梅;中国中小旅游城市竞争力系统结构与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2 连晓燕;旅游城市的发展动力与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姜科;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旅游城市形象及旅游者行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小霞;中国三线旅游城市品牌的网络传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真松;旅游者对旅游城市环境风险行为响应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3 吴广正;基于就业和居住视角的中小旅游城市丽江经济空间演化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4 戴平娟;智慧旅游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覃功;现代有轨电车在旅游城市的适用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6 王皓;中小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王华;旅游城市发展潜力评价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刘迎辉;西安旅游城市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颜文华;洛阳市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迟紫境;优秀旅游城市的转型与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37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237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