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品牌论文 >

财务评价视角下对京东商城盈利模式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5 16:46
  随着互联网高速迅猛的发展,我国互联网企业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从起初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再到后来的视频网站、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所涉及的业务类型越来越丰富。虽然互联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互联网企业也是越来越多,但是企业的发展却是良莠不齐。在互联网行业中,不乏有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以及京东为代表的BATJ世界巨头,也有以小米、滴滴、美团为代表的“独角兽”企业,但是同样也有乐视、当当、摩拜等经营不善、被兼并甚至是倒闭的企业。所以,在互联网行业体量不断增大的同时,行业内的企业实现盈利、利润增长而不被行业淘汰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互联网企业对于盈利模式的探究永远都是企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首先,本文介绍电商企业盈利模式和财务评价的相关研究和相关理论基础;其次,从盈利模式框架角度详细介绍了京东商城的盈利模式;再次,对京东商城近五年的财务指标进行了纵向分析,深入探讨导致京东集团盈利模式出现问题的因素;接着,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京东商城与所选择的对比企业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根据对比结果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总结纵向、横向对比分析结果,针对京东商城盈利模式所存在的优劣势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评述
        1.2.1 国外研究评述
        1.2.2 国内研究评述
        1.2.3 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盈利模式的定义
    2.2 盈利模式的价值链理论
        2.2.1 价值链理论
        2.2.2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2.3 盈利模式的构成要素
    2.4 电商企业盈利模式的类型
    2.5 财务评价相关理论
第三章 京东商城盈利模式分析
    3.1 京东商城基本情况概述
        3.1.1 京东商城发展历程
        3.1.2 京东商城主营业务构成
    3.2 京东商城盈利模式框架
        3.2.1 盈利点——客户价值
        3.2.2 盈利对象——客户群体
        3.2.3 盈利来源——收入来源
        3.2.4 盈利杠杆——相关活动
        3.2.5 盈利屏障——战略控制
    3.3 京东商城盈利模式下的财务效果分析
        3.3.1 营收增长率下降,营业成本持续增加
        3.3.2 自营毛利率低,成本控制不佳
        3.3.3 物流系统高效,助力资产周转
        3.3.4 资产规模扩张不佳,营业收入增长放缓
        3.3.5 短期偿债风险增加,股东权益增速放缓
第四章 京东商城盈利模式横向对比分析
    4.1 对比企业的选择
        4.1.1 对比企业选择依据
        4.1.2 对比企业概述
        4.1.3 对比企业盈利模式框架
    4.2 财务效果对比过程
        4.2.1 样本指标的选取
        4.2.2 检验指标能否作因子分析
        4.2.3 因子提取
        4.2.4 计算方差贡献率
        4.2.5 旋转因子载荷值
        4.2.6 计算因子得分与因子排名
    4.3 财务效果对比结果分析
    4.4 京东商城盈利模式优劣势分析
        4.4.1 京东商城盈利模式优势分析
        4.4.2 京东商城盈利模式劣势分析
第五章 京东商城盈利模式的优化建议
    5.1 基于京东商城盈利模式优势分析提出的优化建议
        5.1.1 技术驱动降低成本,增加净服务收入
        5.1.2 布局电商平台化,赋能合作伙伴
        5.1.3 加速物流商业化进程,物流变现增加收入
        5.1.4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全渠道布局
    5.2 基于京东商城盈利模式劣势分析提出的优化建议
        5.2.1 发力“下沉市场”引流,多目标市场营销
        5.2.2 战略合作唯品会,扩充企业利润源
        5.2.3 整合“电商、物流、金融”业务,增强协同效应
        5.2.4 避免盲目“跑马圈地”,优化风险控制管理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35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3735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b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