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品牌体验 顾客感知价值 品牌忠诚 移动智能终端
【摘要】:进入21世纪,信息、通信和网络等电子科技手段的革新进程加快,移动互联及其网络应用日渐成熟,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也逐渐占据人们日常生活,地位越来越重要,发展势头蒸蒸日上。移动智能终端行业,由于其行业的特殊性,产品更新换代较快,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只有创造有特色的品牌,争取并维系新老顾客对品牌产品或服务的忠诚,才能不断在商业领域开疆扩土,实现企业营业收益的正向增长,助力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品牌体验正是实现移动智能终端行业品牌忠诚的有效战略手段,品牌体验结合了营销管理研究领域的两大热点内容,即品牌管理和体验营销,对企业而言,更具有操作性,尤其对移动智能终端行业而言,更符合其产品使用的特点,因此,为了明晰移动智能终端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然而,学术界关于品牌体验研究的文章不多且分散,专门探究移动智能智能终端品牌体验与品牌忠诚及其相关关系的相关研究更是匮乏,基于此,本文选用实证调研方法,试图厘清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品牌体验如何影响其品牌忠诚的逻辑关系。本文结合移动智能终端的特点,运用品牌体验、顾客感知价值和品牌忠诚已有的理论成果,演绎出移动智能终端品牌体验的测量维度,加入中间变量顾客感知价值,构建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影响的理论模型,探求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自变量品牌体验与中介变量顾客感知价值是否及如何作用于因变量品牌忠诚。结果表明:品牌体验各维度都直接或间接正向影响品牌忠诚,其中,关联体验、感官体验、思考体验、情感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作用依次减小,行动体验不直接作用于品牌忠诚,但能通过顾客感知价值间接影响品牌忠诚;顾客感知价值对品牌忠诚有显著的驱动作用,且在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人口统计因素特征对各个观测变量稍有影响,但造成的差异不多。最后,文章由实证结果出发,对企业开展移动智能终端的品牌营销,提升顾客感知价值,进而促进消费者购买并忠诚于品牌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品牌体验 顾客感知价值 品牌忠诚 移动智能终端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引言8-18
- 1.1 问题提出8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8-10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10-15
- 1.3.1 关于品牌体验的研究10-13
- 1.3.2 关于顾客感知价值的研究13-14
- 1.3.3 关于品牌忠诚的研究14-15
- 1.4 研究方法15-16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16-18
- 第2章 品牌体验、顾客感知价值、品牌忠诚的理论探讨18-24
- 2.1 品牌体验、顾客感知价值、品牌忠诚理论概述18-22
- 2.1.1 品牌体验相关理论18-19
- 2.1.2 顾客感知价值相关理论19
- 2.1.3 品牌忠诚相关理论19-22
- 2.2 品牌体验、顾客感知价值、品牌忠诚的关系研究22-24
- 2.2.1 品牌体验与顾客感知价值、品牌忠诚的关系22
- 2.2.2 顾客感知价值与品牌忠诚的关系22-23
- 2.2.3 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23-24
- 第3章 移动智能终端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影响的实证设计24-30
- 3.1 理论模型与假设24-27
- 3.1.1 理论模型24
- 3.1.2 研究变量定义24-25
- 3.1.3 研究假设25-27
- 3.2 量表设计27-29
- 3.2.1 调查对象27
- 3.2.2 问卷设计27-29
- 3.3 预调查与量表修正29-30
- 第4章 移动智能终端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影响的实证分析30-55
- 4.1 问卷回收与数据准备30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30-34
- 4.2.1 样本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30-32
- 4.2.2 测量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32-34
- 4.3 信度和效度检验34-40
- 4.3.1 信度检验34-36
- 4.3.2 效度检验36-40
- 4.4 假设检验40-55
- 4.4.1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40-42
- 4.4.2 变量间回归分析42-47
- 4.4.3 人口统计因素的方差分析47-53
- 4.4.4 假设检验结论53-55
- 第5章 移动智能终端品牌营销的对策建议55-59
- 5.1 全方位提供高质量品牌体验,促成消费者品牌忠诚55-56
- 5.2 不断提升顾客感知价值,赢取消费者品牌忠诚56-57
- 5.3 联结各要素加强整体管理,维系长久品牌忠诚57-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6
- 致谢66-67
- 附录 调查问卷67-69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小英;品牌创建的第三条道路 ——品牌体验[J];中外企业家;2004年02期
2 许小英;品牌创建的第三条道路 品牌体验[J];中外企业家;2004年06期
3 李修林;;体验营销与品牌塑造[J];管理世界;2005年01期
4 王世友;白恨水;;品牌 中小企业也能做[J];现代营销;2006年10期
5 孙晓强;;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新进展——兼论品牌资产的认知范式与关系范式之差异[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李艳娥;;品牌资产理论发展、梳理及展望[J];生产力研究;2009年07期
7 孙晓强;;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新进展——兼论品牌资产的认知范式与关系范式之差异[J];市场营销导刊;2009年02期
8 刘敏;;如何创建品牌族群[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09年08期
9 蔡勇;;“五步”助中小企业建立品牌[J];品牌;2011年01期
10 张军;;中国品牌塑造的核心[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瑶荣;;出版物品牌的内涵和经营[A];江西出版科研论文选(第10集)[C];2010年
2 赵正洋;赵红;;品牌混淆:一个法学范畴的延伸[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海忠;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的消费者模式与产品市场产出模式的关系[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芳;;品牌经营与自主创新的互动发展[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许晓明;张咏梅;;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重塑研究——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视角[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旺盛;薛华;;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品牌激活策略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月辉;单艳华;;基于“十要素模型”的嘉和一品公司品牌资产评估实证研究[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秦芳;顾忠婷;;探路者的品牌传播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邱招义;钟秉枢;;对“奥林匹克”品牌发展的研究[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奥林匹克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10 苏银;;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公司品牌建设研究[A];山东省保险学会2008年“改革·创新·提高保险竞争力”主题征文颁奖仪式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运启;品牌关键在“养”[N];财会信报;2013年
2 卜凡中;探寻“复地”的品牌战略[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王建国;如何让品牌不再昙花一现[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体验营销:让品牌更有竞争力[N];中国质量报;2004年
5 刘永;博比·卡尔德:品牌就是让消费者享受到体验[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晶;擦亮中国品牌[N];经济观察报;2005年
7 安德鲁·拉兹齐 博比·卡尔德;如何创造品牌体验(上篇)[N];计算机世界;2005年
8 安德鲁·拉兹齐 博比·卡尔德;如何创造品牌体验(下篇)[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大卫·奥顿;追求有意义的品牌体验[N];市场报;2004年
10 杨吉;品牌传播的360度思维[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龙成志;消费品品牌形象的绩效路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3 金明;品牌钟爱结构维度、影响因素及其对品牌忠诚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启庚;品牌体验的形成及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宋明元;品牌体验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王清;移动通信客户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7 李艳娥;顾客体验对轿车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周露阳;老字号的文化属性如何影响其延伸评价?[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高翔;消费者品牌依恋对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10 张蕾;基于多维互动质量的服务品牌资产驱动模型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114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611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