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知识型员工职业召唤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10-12 16:11

  本文关键词:知识型员工职业召唤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职业召唤 工作满意度 知识型员工 心理契约


【摘要】:知识型员工,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近些年来,学者们发现知识型员工不再简单地体现在对物质奖励的追求上,更体现在对个性化精神激励的关注上,认为做符合自己内心召唤的职业,能为工作注入意义感,这些变化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于是,国内外学者都开始关注“职业召唤”这一概念的发展,尤其是关注它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但是,目前国外关于职业召唤的研究较为热门,国内才刚刚起步,职业召唤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所以,在中国进行职业召唤研究的调研,探索中国情景下职业召唤的理论发展,验证和完善西方学者关于职业召唤对工作满意度影响的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对职业召唤、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等变量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整理文献综述,为变量间的关系寻找理论支撑,并归纳分析职业召唤、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的涵义,根据文献梳理的结果,提出本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其次,通过向知识型员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取了215份样本数据,应用SPPS22.0软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接着利用回归分析,对变量间相互关系进行假设检验。最后,得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职业召唤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2)职业召唤对心理契约具有正向影响;(3)心理契约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4)心理契约在职业召唤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职业召唤和心理契约都对工作满意度起着重要的影响,这为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向。
【关键词】:职业召唤 工作满意度 知识型员工 心理契约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引言8-11
  • 1.1 选题背景8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1.2.1 研究目的8-9
  • 1.2.2 研究意义9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9-10
  • 1.3.1 研究内容9-10
  • 1.3.2 研究方法10
  • 1.4 研究的创新点10-11
  • 2 文献综述11-23
  • 2.1 知识型员工的研究综述11
  • 2.2 职业召唤的研究综述11-15
  • 2.2.1 职业召唤的定义12
  • 2.2.2 职业召唤的维度与测量12-14
  • 2.2.3 职业召唤的影响研究14-15
  • 2.3 心理契约的研究综述15-19
  • 2.3.1 心理契约的内涵15-17
  • 2.3.2 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和测量17-18
  • 2.3.3 心理契约的影响研究18-19
  • 2.4 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综述19-22
  • 2.4.1 工作满意度的内涵19-20
  • 2.4.2 工作满意度的维度和测量20-21
  • 2.4.3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21-22
  • 2.5 文献述评22-23
  • 3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23-27
  • 3.1 理论基础23-24
  • 3.1.1 工作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23
  • 3.1.2 个人--组织契合理论23-24
  • 3.2 研究模型24
  • 3.3 研究假设24-27
  • 4 研究设计27-31
  • 4.1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27-28
  • 4.1.1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27
  • 4.1.2 变量的测量量表27-28
  • 4.1.3 控制变量28
  • 4.2 问卷设计与抽样方法28-29
  • 4.2.1 问卷设计28
  • 4.2.2 抽样方法28-29
  • 4.2.3 抽样对象和抽样过程29
  • 4.3 预测试29-31
  • 4.3.1 预测试的过程29
  • 4.3.2 预测试样本概况29-30
  • 4.3.3 预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分析30-31
  • 5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31-42
  • 5.1 正式测试的数据收集与处理31-36
  • 5.1.1 样本情况31-32
  • 5.1.2 信度与效度检验32-33
  • 5.1.3 探索性因子分析33-36
  • 5.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36-37
  • 5.3 回归分析37-42
  • 5.3.1 职业召唤与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37-38
  • 5.3.2 职业召唤与心理契约的回归分析38-39
  • 5.3.3 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的回归分析39-40
  • 5.3.4 心理契约的中介效应分析40-42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42-45
  • 6.1 实证结果汇总42
  • 6.2 研究结论42-43
  • 6.3 管理启示43
  • 6.4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43-45
  • 6.4.1 研究局限性43
  • 6.4.2 对未来的展望43-45
  • 参考文献45-50
  • 附录 正式调查问卷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竹青;张慧;;企业员工的“职业高原”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宁爽;;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满意度刍议[J];魅力中国;2010年17期

3 王捷;;关于团队支持和员工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科学咨询;2006年11期

4 邵元和;;工作满意度与企业类型的关系[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4期

5 金春美;张娜;;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2期

6 夏凌翔,黄希庭;论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曾明,秦璐;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李淑敏;李旭培;时勘;;组织公平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组织认同的调节作用[J];人类工效学;2010年03期

9 丘燕燕;;职业匹配与工作满意度关系之研究──人——组织匹配、人——工作匹配之文献回顾[J];经营管理者;2012年08期

10 赵丽燕;李明德;;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探析[J];经营与管理;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立纲;;馆员工作满意度与图书馆发展[A];2008年湘粤澳闽图书馆学(协)会学术研讨会福建省论文汇编[C];2008年

2 吴嘉梅;苏艳;;基于工作满意度的W市气象青年激励探索[A];S16 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2012年

3 王荣;蒋奖;;辱虐管理与工作满意度:自尊和对上司认同的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张颖;;高校辅导员自我和谐、工作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王芳;许燕;;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型——在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检验[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马艳;A银行苏州分行员工满意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徐飚琦;对北京市四城区游泳救生员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3 张东红;工作满意度、员工责任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孙思琦;高校毕业生“体面劳动”实现状况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5 马娟;知识型员工职业召唤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心理契约的中介作用[D];广东财经大学;2016年

6 法琛;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春林;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及其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贾丽娜;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9 陈旭;个人与组织价值观匹配对警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19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019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