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企业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产生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17:27

  本文关键词:企业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产生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生代员工 心理契约破裂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 组织认同 离职倾向


【摘要】:随着各国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增大,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和资源紧缺的压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知识密集型和物质资源消耗少的特点成为了国家产业布局中的重点发展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推动产业发展重要的力量是人力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新生代员工作为一股新兴力量,逐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和重要力量。新生代员工群体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有着和上一代很多不同的特性,有着鲜明的群体特质。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崇尚自由、学习和适应能力较强、对生活和工作充满热情等,这些特性使得他们获得了社会的肯定。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得到了负面的社会评价,被认为是责任意识薄弱、集体观念较弱、以自我为中心、纪律性和控制力较差等。是时代赋予了新生代员工这些特质,在实际工作中新生代员工表现出频繁跳槽离职等现象,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和社会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从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心理契约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产生的过程。本文以员工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的关系为研究主线,探究了在这一过程中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和组织认同所起的作用。本文采取调查问卷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先通过预测样本对研究量表进行修订,然后对269个有效样本进行细致研究分析,并对预先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经过研究,本文主要有以下结论:1、整体的心理契约破裂以及各分维度(规范型、人际型、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均显著负向影响组织认同并且正向影响其离职倾向,组织认同显著负向影响员工的离职倾向。组织认同在整体和各分维度心理契约破裂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2、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显著负向调节整体维度心理契约破裂和组织认同之间关系,正向调节整体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整体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被组织认同完全中介。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显著负向调节规范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对规范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人际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组织认同的关系中起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正向调节人际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人际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被组织认同部分中介。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显著负向调节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组织认同之间的关系,显著正向调节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发展型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被组织认同完全中介。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和框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对新生代员工、心理契约破裂、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组织认同和离职倾向的概念、测量以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第三部分为研究假设和模型部分,对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作出假设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第四部分为研究设计和问卷检验,阐述了测量量表的设计、调查过程和样本的特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包含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通过层级回归分析各变量之问的关系。第六部分为结论、启示和展望,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结论、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的对新生代员工管理的启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以后研究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冬梅;温志毅;;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以“80后”离职员工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3期

2 袁瑾;;“80后”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12年25期

3 沈伟晔;朱晋伟;;企业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J];社会科学家;2012年12期

4 尹奎;刘永仁;;职场排斥与员工离职倾向:组织认同与职业生涯韧性的作用[J];软科学;2013年04期

5 赵伟丽;;员工满意度和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3年04期

6 王益宝;凡志洋;;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研究探析[J];北方经济;2013年08期

7 林忠;滕飞;;辱虐管理对技术人才离职倾向的影响: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王雪莉;马琳;张勉;;基于独生子女的调节作用的个人-工作匹配、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离职倾向研究[J];管理学报;2014年05期

9 丁越兰;霍甜;;员工培训、忠诚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5期

10 赵西萍;刘玲;张长征;;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的多变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进有;乔坤;;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元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俊蕾;李荣;;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研究进展[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唐震;郭娜;胡兴球;;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王拓;赵曙明;;组织公平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积极情绪的调节作用[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5 张韫黎;陆昌勤;;挑战-阻断性压力与身心紧张、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陈建俏;侯志瑾;王智丽;;职业适应期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于海涛;李永鑫;赵国祥;;企业员工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冯俭;张立明;;工作压力、离职倾向与工作绩效:基于Meta-Analysis的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祝金龙;石金涛;解志韬;;员工主动性人格与组织承诺、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检测一个路径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微;游旭群;;中国文化情景下P-S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效应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林长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及其对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李显东;工作满意度在工作价值观和离职倾向间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肖雅楠;职业生涯早期阶段员工离职倾向与管理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赵勇;结构化工作满意度及其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肖杨;“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嵌入对离职倾向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付保第;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认知偏差、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孔凡晶;民营科技企业员工组织公平对工作绩效与离职倾向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李华;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进有;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关系的元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亚兰;从员工满意度视角分析员工离职倾向及其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3 胡艳;基于工作嵌入的员工离职倾向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伟娜;心理授权、主管承诺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5 曾丽;大学生村官政策认同及其对离职倾向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6 梁瑾;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员工离职倾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千赫;新生代员工参与与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张倩;建筑施工企业员工的离职倾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饶树芸;湘西州民营企业基层员工离职倾向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庞晓燕;家族式企业组织公平感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本文编号:1234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234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b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