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社会交换理论视域下的新生代员工激励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5 02:03

  本文关键词: 新生代员工 社会交换理论 员工激励管理 出处:《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立足于新生代员工的成长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和管理方面的群体特征,提出企业可以从社会交换理论视域下的成功、刺激、价值、剥夺——满足、攻击——赞同和理性等六个命题出发,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新生代员工激励管理措施,促进企业和新生代员工的共同发展,形成新生代员工和企业"双赢"的局面。
[Abstract]: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new generation of employees growth of nature, economy, technology, culture, social group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put forward the enterprise from the social exchange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ccess, stimulation, value, deprivation -- meet, attack, agree and rational six proposition of management incentives selection 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he new generation of employees, promo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employees,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employees and enterprises "win-win" situ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7XNH047)
【分类号】:F272.92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阶段,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竞争的愈加激烈,单纯依靠资金、劳动力等传统竞争优势已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必须充分关注企业内“人”的作用,企业内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价值创造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驰茵;唐宁玉;谭庆飞;;新生代自我概念和代际认同的探索性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08期

2 朱光;黄盼盼;;目标管理模式下的新生代员工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宏利;李晓佳;;新生代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年35期

2 李华松;;改革开放30年对“80后”特征形成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11期

3 付艳荣;郑强国;;对“80后”员工的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08期

4 王洪平;;人力资本股份化问题研究——人力资本计量及其风险承担机制[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2期

5 伍晓奕;;新生代员工的特点与管理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2期

6 李睿yN;;论德鲁克目标管理的理论渊源[J];学术交流;2006年08期

7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3期

8 刘岸英;自我概念的理论回顾及发展走向[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9 刘凤娥,黄希庭;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年02期

10 方竹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是一个趋势——兼与张维迎博士商榷[J];经济研究;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项保华;激励管理三论[J];企业管理;2003年08期

2 李志,张华;民营企业高学历员工激励管理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吴真;浅谈员工激励管理的技巧[J];广西电业;2004年07期

4 庞凤兰;企业工作中的激励管理[J];上海企业;2004年12期

5 李伟栋;企业创新激励管理案例与实证研究[J];科技资讯;2005年22期

6 吴建华;;对民营企业激励管理的思考[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6期

7 栗春;;浅议企业文化在员工激励管理中的运用[J];经营管理者;2011年05期

8 许聪;;现场服务人员激励管理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3年03期

9 方勇;;如何实现我国民营企业的激励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08期

10 刘峰;;浅议“轻公司”的激励管理[J];中国市场;2013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雯;;对护理激励管理的辩证思考[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雯;;对护理激励管理的辩证思考[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王雯;;对护理激励管理的辩证思考[A];中华护理学会第11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雯;;对护理激励管理的辨证思考[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口腔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医院的激励管理[A];第三届全国医院经济管理博鳌峰会、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医院管理经济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方权;;用科学发展观实施图书馆激励管理[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7 吕宏利;李丽萍;吴婧;;如何提高国有企业质量激励管理机制[A];使命与责任—以质量方法促转型升级——第五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论文集(下)[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玉韩;运用激励管理激发员工潜力[N];中国黄金报;2007年

2 福建中烟厦门烟草工业公司 郭宓;浅谈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管理[N];东方烟草报;2012年

3 文静;给激励管理法加些新佐料[N];经理日报;2007年

4 朱桦;“激励管理”创造价值[N];电脑商报;2003年

5 山东潍坊市局(公司) 王振亮;科学运用激励管理 有效激发员工活力[N];东方烟草报;2012年

6 ;家族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N];盘锦日报;2005年

7 群山;建议引入“效率超越”与“制度平衡”机制[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8 王春立;制度管理刍议[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9 山西省专用通信局 孙文鱼;管理成就和谐[N];山西科技报;2011年

10 大连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赵艳丰;“优秀员工”何以突然失踪[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熊伟;基于双因素理论的KJ学院教师激励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3 孟繁丽;W企业激励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4 郑娟;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激励管理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焱;福建省中小企业中员工的激励管理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6 苏超;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民办教师激励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安乐;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学生激励管理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5年

8 张江枫;Z公司激励管理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蒋松芝;完善我国高校教师激励管理的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单勇;九方集团员工激励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91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491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7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