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共生发展:以重庆市为例
本文关键词: 地方经济 职业教育 共生 重庆市 内陆开放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为例,说明了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共生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职业教育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地方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会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的外部发展环境,扩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满足了内陆开放对相应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是招商引资的一大法宝,为集群培育提供重要支撑,为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职校毕业生将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成为城乡统筹的纽带;职教园区是具有竞争力的集聚区,职业教育在区际关系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Abstract]:Taking Chongqing city as an example, explains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the local economy and occupation educ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increase the stock of human capital through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improve the local economy endogenous growth momentum; on the other h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also further improve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expand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needs occupation education. To meet the demand of inland open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skills talents; occupation education is a magic weapon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 to provide an inexhaustible motive for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vocational school graduates will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become a link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gglomeration; district competitive, occupation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ordinated interregional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分类号】:G719.2;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可云;易毅;张文彬;;生态文明取向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内涵[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张韦韦;;职教园区建设的“重庆经验”——访重庆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J];教育与职业;2010年16期
3 教育对重庆经济发展贡献研究课题组;温涛;彭智勇;许洪斌;宋乃庆;;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测度:重庆的证据[J];改革;2009年05期
4 黄奇帆;;内陆地区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一个直辖市例证[J];改革;2014年02期
5 易毅;张可云;;集聚区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叶宗艳;胡斌武;;职教园区办学模式探析[J];职教论坛;2013年13期
7 廖晓衡;朱德全;;城乡统筹视野下的职业教育结构均衡与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银珍;;利辛县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4期
2 张毅;孙洪坤;;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设[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廖晓衡;李岭;宋乃庆;;城乡统筹下的职业教育战略发展地位与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2年02期
4 吴高岭;余敏;饶伟;;湖北省职教园区运行效率提升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年02期
5 王晓玲;;辽中南城市群新型城市化道路选择[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张臻;;传统农区如何更好承接产业转移[J];人民论坛;2014年19期
7 胡新华;张旭梅;;集群迁移、驱动因素与产业影响:笔记本电脑产业例证[J];改革;2015年02期
8 宋宇;谭仁超;;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与陕西机遇[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9 盛九元;;两岸经济合作发展与提升的新契机[J];台湾研究;2015年02期
10 王建梁;王雪颖;;国内职业教育园区办学研究综述[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背景、内涵与政策走向[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廖晓衡;互动与联动:中职教育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刘海楠;土地整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严雪梅;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桂英;重庆市幼儿教师资格制度建设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潘自力;重庆市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雪娇;影响地区经济发展非经济因素的统计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5 李群;“转调创”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春;;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理论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易承志;;论转型期我国长三角区域府际关系协调[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徐盈之;吴海明;;环境约束下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效率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8期
4 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部署[J];管理世界;1993年01期
5 潘岳;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J];管理世界;2004年01期
6 王琴梅;;区域协调发展内涵新解[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7 韦晓明;;职教园区建设的“柳州模式”[J];广西教育;2011年09期
8 冯玉广,王华东;区域PRED系统协调发展的定量描述[J];环境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9 刘再兴;九十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与区域的协调发展[J];江汉论坛;1993年02期
10 费洪平;;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胶济沿线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199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董晓芳 通讯员 李鹏;[N];孝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王文锦;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磁滋,陈利利;黄石地方高校应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左家奇;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高技能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7期
3 张永顺;构筑大接待格局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J];秘书工作;2005年09期
4 何本初;;地方本科院校要紧密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陈礼达;;融入地方经济 为区域创新服务[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05期
6 董文波;王大成;;浅论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对接[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蓝爱群;;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15期
8 ;关于征集“地方高校发展及其服务地方经济”优秀论文的通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2期
9 ;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层论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02期
10 ;关于征集“地方高校发展及其服务地方经济”优秀论文的通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时旺;;加强和完善地方经济调控[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2 赵佩华;;从广东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看我国政府行为的重要性[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3 林翠松;;弘扬福寿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宝通;;借助国家区域大战略 助推地方经济大发展[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5 钱丽苏;计方;;地勘单位融入地方经济的实现途径[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丛琳娜;;乡镇图书室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晶;;重塑社会资本 发展地方经济——以汕头市重建信用为例[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8 庞云贵;;用区域特色文化助跑地方经济腾飞[A];2014年贵州社科学术年会学术专场研讨会暨“以区域特色文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周家纯;;加强软科学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服务[A];中国老科协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研讨会文集[C];2006年
10 武力;;1949年以后毛泽东对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邵士官;发展地方经济的新观念[N];联合日报;2005年
2 实习生 王引泉 记者 王国忠;为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建言献策[N];抚顺日报;2006年
3 张敏;推进抚顺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N];抚顺日报;2006年
4 记者 邵雪廉 实习生 严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N];金华日报;2007年
5 记者 禄永峰;沟通情况分析形势 实现金融工作和地方经济共同发展[N];陇东报;2006年
6 宁大伟 记者 吕红丽;拓宽范围 为地方经济发展助力[N];盘锦日报;2006年
7 记者 马晓蓉;加快企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多做贡献[N];朔州日报;2007年
8 程熳 杨婧 刘晨 周媛媛;劲牌公司多举措带动地方经济发展[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6年
9 记者 杨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N];潮州日报;2007年
10 殷磊;保障人民安全 服务地方经济[N];厦门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向群;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2 仰倩倩;1978-2008年云南省地方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其绩效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清普;基于地方经济转型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完颜岐;政府审计与地方经济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姚鸣琪;区域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D];厦门大学;2005年
6 王振江;建行白城分行契合地方经济发展的资产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志纲;群体投资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机制与效应[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8 李莉;期货市场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9 黄祺明;漯河市银行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10 伍晶;长株潭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36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1536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