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的企业人力资源探微
本文选题:人力资源 + 资源配置 ; 参考:《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6期
【摘要】:文章从跨文化视角出发,基于对全球化和跨文化沟通的分析,对跨文化人力资本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进行探讨,对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行研究,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比较。文章指出企业应正确认识、分析和解决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重视选拔、培养和使用跨文化人才,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应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发现对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价值。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globalization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mposition of cross-cultural human capit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ross-cultural human resources.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managers and employees are studied, and the tradition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ross-cultur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compare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analyze and solve a serie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selection, cultivation and use of cross-cultural talents.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employees should have a certain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an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it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or cross-cultural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F272.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效敏;;国际化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J];经济经纬;2007年06期
2 赵曙明;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余爱菊;;视界与世界:企业领导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领导科学;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金龙;;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成功(教育);2009年04期
2 张娟;李志;;我国知识型员工流失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1期
3 王芳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杨静;;eHR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5 王宇;;我国电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策略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02期
6 谢茂泉;范冬;;知识经济时代工作性质变化对绩效评估的影响[J];北方经贸;2009年03期
7 王岩;罗吉凤;;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本土化”策略[J];经营管理者;2009年09期
8 王仙婷;;人力资源跨文化管理的策略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9 王军宏;以价值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谢雯;;网络时代人力资源行业的创新型服务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志强;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2 崔林;旅游饭店企业成长阶段性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彬;浅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D];吉林大学;2011年
2 朱凌;国有银行知识型员工流失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付丽;成都成宇运业有限公司乘务员绩效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方博池;混合机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孙北梅;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孙菁;我国研究型大学内部管理模式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林国治;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道德机制[D];中南大学;2003年
8 陆海天;肯德基连锁店人力资源管理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周方良;现代产权制度下的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5年
10 赵康;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理论问题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彭剑锋;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十大特点[J];中国人才;2000年11期
2 刘洪,胡以文;组织变革的方向——建立学习型组织[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李佑颐,赵曙明,刘洪;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李琳,黄杰;广州标致失败的跨文化启示[J];企业研究;2004年10期
5 史天林,马燕翔,范静;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跨文化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陈辉荣;;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J];商业时代;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建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J];经营与管理;2002年12期
2 行金玲;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五大误区[J];中国劳动;2002年07期
3 徐宝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劳动;2002年11期
4 侯明湖 ,魏海泉 ,张金城 ,刘霞;建立适应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J];中国劳动;2002年11期
5 蔡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专委会召开年会[J];中国劳动;2002年12期
6 刘爱国;尽快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新机制[J];中国劳动;2002年12期
7 葛海良,蒋岩松;浅谈入世之后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8 张国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新探索[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9 汪秋磊,张青海;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体系[J];煤炭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10 袁炎林;;促进知识管理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喻剑利;;中国中小企业的虚拟人力资源管理[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周成波;;上海海烟物流公司卷烟营销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A];上海市烟草系统2008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9年
3 王兰云;;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整合视角下的理论框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高中华;李超平;吴春波;;中国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吴锐;王云;;云南民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分析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陈玉亮;华众平;陈敏;;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要有几大转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刘贺;梁娟;王丹妮;;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沈家学;段利民;;浅谈人力资源管理[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7)[C];2007年
9 吴科;;规范专营条件下我国盐产业的人力资源管理[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徐凤辉;;人力资源管理中组织创新初探[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文忠;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N];中国企业报;2003年
2 王南桂 李延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要以人为本[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潘伟;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良心理效应[N];中国人事报;2003年
4 舒晋瑜;人力资源管理类图书:人才驰骋的助力车[N];中国人事报;2004年
5 韩立春;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变化及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罗鼎;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生存[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7 中华英才网CEO 姚卫民;发展中的e化人力资源管理[N];国际商报;2001年
8 赵曙明;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3年
9 光起 品勇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迫在眉睫[N];工人日报;2000年
10 王永辉;银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E化生存[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荔江;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与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何江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邱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陈万思;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胜任力模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姚宝刚;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彭华松;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周福战;基于知识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曾建权;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姚世华;在深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李富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应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大勇;和谐政府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2 李延胜;泰科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王澜;人力资源管理营销在A公司售后工程师绩效考核改革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8年
4 赵书峰;我国基层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李扬;国有企业虚拟人力资源管理模型的构建[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6 孙旭雅;中国情景下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侯林林;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晕轮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8 张霖;工作分析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9 张天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10 杨秀丽;虚拟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评价与控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0275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2027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