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中小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研究
【摘要】:化工产业在各国的GDP中占有很大比例,是许多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化工行业遭遇产能过剩凛冬,大部分化工产品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虽然化工产业链的上游原油、煤、矿石等的价格也在降低,但是下游化工行业的固定成本并不随之降低,产品价格的下滑、开工率的不足就会降低化工企业的毛利空间。无一例外,A化工厂正面对这种外部大环境,降本增效是企业生存的唯一出路;企业需采用精细化和安全受控管理,提高企业本身的整体管理水平。利润是衡量企业生产效益的标准,A化工厂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因此,A化工厂所有的管理的核心需紧紧围绕效益最大化。虽然精益生产管理起源于产品制造业,但其管理理念适用于各种管理活动。因此,精益生产理论也就成为了化工企业扭转经营亏损的“法宝”。本文在对我国中小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A化工厂进行精益生产管理研究。分析了A化工厂的生产经营的现状及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该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症结是观念保守、管理不够完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最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人力资源、关键设备、质量管理、生产环境管理、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解决方案,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对该企业生产管理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改进。结果表明,本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管理后,在人员、设备、质量、环境安全四个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精益生产管理的思想可以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但是,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方法也是随着企业本身的特质而有所不同的,例如企业的产生背景、内部文化以及员工的能力素质,等等。在对精益生产概念有了深刻的领悟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本身的特点,不断改进生产方式方法,优化生产模式,推动企业取得长足进步,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关键词】:精益管理 生产管理 化工生产 安全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3;F276.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言11-17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2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11-12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12
- 1.2 精益生产在国内外研究现状12-15
- 1.2.1 国内研究的进展12-14
- 1.2.2 国外研究的进展14-15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创新点15-17
- 1.3.1 课题研究内容15-16
- 1.3.2 课题的创新点16-17
- 第2章 精益生产管理的理论分析17-27
- 2.1 精益生产管理的理论体系17-21
- 2.1.1 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则18-20
- 2.1.2 精益生产管理的特点20-21
- 2.2 实现精益生产的手段和工具21-22
- 2.3 改善理论22-24
- 2.3.1 改善理论概念及特点22-23
- 2.3.2 改善理论观念23-24
- 2.4 基于精益生产管理改善的常用方法24-27
- 2.4.1 操作员工的完善24-25
- 2.4.2 关键设备管理改善25
- 2.4.3 合理化建议制度25-27
- 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在精益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7-31
- 3.1 我国中小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27-28
- 3.1.1 对JIT的错误认识27
- 3.1.2 对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和条件缺乏深刻认识27
- 3.1.3 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27-28
- 3.1.4 工业工程基础落后28
- 3.1.5 职能分散问题28
- 3.2 我国中小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28-31
- 3.2.1 对精益生产的精髓缺乏认识28
- 3.2.2 领导急功近利的心态28-29
- 3.2.3 基础管理落后29
- 3.2.4 凝聚力和责任心精神的缺乏29-31
- 第4章 我国中小企业精益生产管理的对策及优化31-41
- 4.1 我国中小企业精益生产管理改善的建议31-35
- 4.1.1 由企业高层推动精益生产方式31
- 4.1.2 建立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31-32
- 4.1.3 建立完善的培训和改善管理体系32-33
- 4.1.4 综合运用精益生产工具33-34
- 4.1.5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精益生产管理34-35
- 4.1.6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35
- 4.2 中小企业管理改善的具体操作35-41
- 4.2.1 最高经营者的支持36
- 4.2.2 组成项目推进委员会36-37
- 4.2.3 实验车间的引进37-40
- 4.2.4 由下游工序向上游工序展开40-41
- 第5章 案例研究41-48
- 5.1 企业概述41
- 5.2 企业改善的具体实施过程41-48
- 5.2.1 高层管理人员的全力支持41-42
- 5.2.2 要建立项目推进委员会42
- 5.2.3 A化工厂实验车间的引进42-46
- 5.2.4 精益生产管理改善思想的推广46-48
- 第6章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静;实施精益生产确保优质交付[J];车间管理;2002年04期
2 孙林岩 ,汪建 ,曹德弼;精益生产及其在先进制造中的地位和作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3年07期
3 时东艳,程龙生;精益生产和6σ管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4年01期
4 闫俊伢 ,邹震;精益生产的魔力[J];电子商务;2004年05期
5 西蒙;精益生产 以人为本[J];发明与创新;2004年11期
6 罗振璧,张书桥,王志华;精益生产的竞赛(上):正确理解精益生产[J];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2005年02期
7 方明;精益生产新模式[J];现代制造;2005年10期
8 陈心德;构建精益企业 实现精益生产[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蒋美仙,林李安,张烨;精益生产在中国企业的应用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年12期
10 陈亚绒;逐步实施精益生产[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小明;;生产现场系统化改善的应用性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凯;;以精益生产为载体 深化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安全生产[A];第三届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及技术装备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12年
3 武淑萍;;精益生产在中国的应用现状[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周大林;;浅谈精益生产基本原则[A];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学光;;船舶精益生产和现代化[A];2011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造船企业精益生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冯海明;;关于实现“精益生产”管理模式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杨光薰;乔立红;张希伦;贾作辉;;从成组技术到精益生产向大规模定制方向前进[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文飞;党英峰;;步入精益生产时代[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礼;刘顺强;;精益生产在美利信压铸公司中的应用[A];2012(第22届)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周忠发;雒孟刚;;信息化条件下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探究与构建[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继征;精益生产,,离我们有多远[N];中国纺织报;2005年
2 徐凤英;推进精益生产 拉动管理创新[N];中国航空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永;渐脱福特制阴影 广州本田与精益生产零距离[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何成;安大公司全面实施精益生产管理[N];中国航空报;2006年
5 郭旭之;开展精益生产 促进快速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6年
6 伍晖;泛华厂实施精益生产取得阶段性成果[N];中国航空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林育智;“轴承企业远没达到精益生产”[N];机电商报;2007年
8 谭建伟;精益生产让企业降成本增效益[N];深圳特区报;2006年
9 金志良邋蒋松羊;杰克:“精益生产”出“双赢”[N];台州日报;2007年
10 曲小研;精益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N];消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洪亮;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车建国;多品种小批量下精益生产系统的改进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3 郭宏斌;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卷烟机械制造企业物流系统优化及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周延虎;精益六西格玛集成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宫伟军;流态产品的大规模定制与精益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涛;精益生产在海尔的应用与创新[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刘红军;制造业实施精益生产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陈胜;新达公司精益生产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4 张瑞兴;基于持续改善推进精益生产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李登记;基于精益生产理论的换模过程改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王立柱;精益生产在亚特公司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郭志勇;Y公司精益生产方案设计与实施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顾啸峰;精益生产工具和测量指标在万向节生产线的应用[D];复旦大学;2009年
9 王先进;X公司信号源生产线精益生产再造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王建罡;精益生产在制造企业中的实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49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549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