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6:11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校园足球 教练员执教能力 评价体系


【摘要】:校园足球是以大中小学为依托,在学校组织开展足球教学、课余训练以及竞技比赛等活动,是我国培养足球后备人才,促进我国足球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动力。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中国足球总体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为校园足球的又快又好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成都市作为亚足联中国展望城市,既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首批布局城市,又是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试点城市,是西南地区校园足球开展的排头兵、先锋队。发展校园足球,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必不可少。如何对教练员执教能力与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是提升校园足球人力资源质量的有效保证。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首先对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接下来,结合专家访谈,对所收集的资料选择进行筛选,通过德尔菲法经过两次筛选、剔除初选指标,完成指标修改与确立,最后对选定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构建出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认为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是指,教练员以提高运动员各个方面的能力为目的,而在生活及其训练与竞赛中,所展现出来的组织教学、竞赛以及训练管理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总称。(2)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评价体系确立了教练员执教能力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包括7各指标,分别是:校园足球教练员基本信息、校园足球教练员训练能力、校园足球教练员教学能力、校园足球教练员管理训练队能力、校园足球教练员学习能力、校园足球教练员参赛指挥能力、校园足球教练员沟通能力。三级指标包括:教练员足球技术动作示范的规范能力、借鉴其他项目训练方法能力在内的40个指标。(3)根据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值的大小,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二级指标依次排列为:训练能力教学能力管理训练队能力参赛指挥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个人的基本信息。在三级指标中,运动等级、学历结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相对来说所占权重较小。
【关键词】:校园足球 教练员执教能力 评价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3;G80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绪论10-13
  • 1.1 选题依据10-11
  • 1.2 选题意义11-13
  • 2 文献综述13-21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13-15
  • 2.1.1 校园足球的相关概念13
  • 2.1.2 执教能力的相关概念13-14
  • 2.1.3 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14-15
  • 2.2 关于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15-19
  • 2.2.1 同场对抗类项群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相关研究15-17
  • 2.2.2 隔网对抗类项群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相关研究17
  • 2.2.3 其他项目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相关研究17-19
  • 2.3 小结19-21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1-24
  • 3.1 研究对象21-22
  • 3.2 研究方法22-24
  • 3.2.1 文献资料法22
  • 3.2.2 德尔菲法22
  • 3.2.3 数理统计法22
  • 3.2.4 层次分析法22-24
  • 4 结果与分析24-44
  • 4.1 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24-25
  • 4.1.1 评价体系的建立要遵循系统性原则24
  • 4.1.2 评价体系的建立要遵循全面性原则24
  • 4.1.3 评价体系的建立要遵循代表性原则24
  • 4.1.4 评价体系的建立要遵循科学性原则24-25
  • 4.2 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25-38
  • 4.2.1 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确立的过程25-26
  • 4.2.2 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拟定26-27
  • 4.2.3 成都市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中专家的选择27
  • 4.2.4 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筛选27-35
  • 4.2.5 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的分值量表35-36
  • 4.2.6 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的内容体系36-38
  • 4.3 对成都市校园足球教练员执教能力评价体系的分析38-44
  • 4.3.1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个人经历38-39
  • 4.3.2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训练能力39-40
  • 4.3.3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教学能力40-41
  • 4.3.4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管理训练队的能力41
  • 4.3.5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学习能力41-42
  • 4.3.6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参赛指挥能力42-43
  • 4.3.7 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沟通能力43-44
  • 5 结论与建议44-45
  • 5.1 结论44
  • 5.2 建议44-45
  • 6 研究局限与后续研究展望45-46
  • 6.1 研究局限45
  • 6.2 后续研究展望45-46
  • 7 参考文献46-49
  • 8 致谢49-50
  • 9 附件50-5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华;;我国足球赛场观众暴力的对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张瑞田;;诗人的足球[J];文学自由谈;2009年05期

3 君堂;;徐雷与韦迪:电子商务与中国足球联姻[J];商业文化;2010年06期

4 廖欣;;试论“校园足球”[J];四川体育科学;2010年02期

5 刘晓宇;;全国体育院校足球比赛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6 杨桥;;谈新课标下的足球课向足球类课的转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7 李纪霞;何志林;董众鸣;徐仰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吴丹霞;;论“数字化”在足球项目训练与比赛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23期

9 闫荣乐;王超;郭保群;刘连钧;李淼;;发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几点建议[J];运动;2013年01期

10 周冰;刘明胜;;当前中国足球主要问题及振兴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郑源;;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战略审视[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2 丁纯;于莹;;提高我国足球竞技水平可行性分析与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3 孙永生;;对我国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指标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闫育东;;中国足球裁判界“黑哨”现象引思[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高原;;对足球专业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6 王健;黄汉升;陈俊钦;;领会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以中小学学生掌握足球和排球项目的技战术过程为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生;1994:我知道的中国足球[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林剑;让足球成为孩子的伙伴[N];中国体育报;2012年

3 王戎;请为足球留下一片“绿茵”[N];中国体育报;2012年

4 早报记者 宋承良;中国“城市足球”工程全面启动:5试点城市三年探索中国足球新方向[N];东方早报;2012年

5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 张剑;仅靠足球立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N];东方早报;2013年

6 记者 侯珂珂;20条意见出炉 校园足球“补钙”[N];光明日报;2013年

7 记者 王昊飞 王浩明 王恒志;韦迪“变法”三年:中国足球在反差中是进是退?[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本报记者 徐媛媛;大连赛区足球项目比赛圆满结束[N];大连日报;2013年

9 梅州市申遗办宣;把梅州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足球之乡[N];梅州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贾晓燕;中小学生体测今年有望新增足球[N];北京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林;利益博弈视域下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2 梁伟;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3 张辉;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曾丹;中国足球教练员培训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分析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6 孙革;基于战略管理的我国竞技足球发展走向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7 李卫东;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8 李纪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9 唐峰;中国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曹晓东;足球团队竞技能力[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萌;《足球周刊》之中英足球报道对比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超;校园足球活动在辽宁省布局小学的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沈阳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雷;构建上海市校园足球布点学校评估方案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4 张洪瑞;探析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足球的重要性[D];山东大学;2013年

5 吴锋;成都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6 王童;淄博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7 高飞宇;在山西省农村中小学开展足球活动可行性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8 翟龙;“社区”足球与高校足球项目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4年

9 杨英;昆明市小学“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琼戡;成都市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96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796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7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