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与企业成长性的关系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是企业的重要资源,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如何发挥人的作用是提升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被认为是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在设计薪酬制度的时候,一般都只是关注的薪酬的具体值,很少关注不同职位之间的薪酬差距,使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呈不断扩大的态势。锦标赛理论认为,较大的薪酬差距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成长,而行为理论认为,较大的薪酬差距会使员工产生不满,不利于企业成长。那么薪酬差距对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有怎样的影响,是较大的薪酬差距有利于中小企业成长还是较小的薪酬差距更能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考虑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获取性,选取中小板上市公司来代表我国中小企业。因此,本文选取2010到2014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高管团队内部相对薪酬差距与高管与普通员工相对薪酬差距作为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以因子分析法构建企业成长性的评价体系,计算企业成长性得分来衡量企业成长性,以此探讨我国中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薪酬制度提供相关建议,使企业注重不同层级间的薪酬差距设定,制定合理的薪酬差距,提升我国中小企业成长性。具体而言,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首先本文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以及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整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就行了整理,对整体研究框架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文中出现的中小企业、高管、员工薪酬、薪酬差距以及企业成长性这些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使得文章中概念更加清晰,并对企业成长性理论、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这三个理论进行了阐述,然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假设。最后选取2010-2014年中小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确定有关变量,构建模型,分别完成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模型的回归检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不存在区间效应,这表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的扩大会提升企业成长性。而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存在区间效应。这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扩大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会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的成长性,超过临界值后扩大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反而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成长。同时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均存在区间效应,并且国有企业的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临界值低于非国有企业。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提出有关对策建议,并对本文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小企业 薪酬差距 成长性 企业成长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F276.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1 导论9-21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问题10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11
- 1.2.2 研究意义11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1-12
- 1.3.1 研究思路11
- 1.3.2 研究方法11-12
- 1.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12-19
- 1.4.1 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因素12-14
- 1.4.2 成长性评价体系14-16
- 1.4.3 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16-18
- 1.4.4 文献评述18-19
- 1.5 论文内容及框架19-21
- 1.5.1 论文内容19
- 1.5.2 论文框架19-21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21-29
- 2.1 相关概念界定21-23
- 2.1.1 中小企业21
- 2.1.2 高管21-22
- 2.1.3 职工薪酬22
- 2.1.4 薪酬差距22
- 2.1.5 企业成长性22-23
- 2.2 理论基础23-29
- 2.2.1 企业成长理论23-26
- 2.2.2 锦标赛理论26-27
- 2.2.3 行为理论27-29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9-33
- 3.1 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理论分析及相关假设29-30
- 3.2 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区间效应的理论分析及相关假设30-33
- 4 中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成长性影响的实证分析33-51
-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33
- 4.2 变量定义33-37
- 4.2.1 被解释变量33-35
- 4.2.2 解释变量35-36
- 4.2.3 控制变量36-37
- 4.3 模型构建37-38
- 4.4 实证回归结果及其分析38-51
- 4.4.1 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38-42
- 4.4.2 描述性统计分析42-43
- 4.4.3 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43-44
- 4.4.4 回归分析44-51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1-55
- 5.1 研究结论51
- 5.2 政策建议51-52
- 5.3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52-55
- 5.3.1 研究局限性52-53
- 5.3.2 未来研究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张正堂;;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效应:研究述评[J];管理学报;2007年06期
2 杨晶照;杨东涛;曹亚东;;薪酬差距与薪酬保密:基于文化传统的视角[J];软科学;2008年05期
3 张晓慧;;民营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9期
4 胥佚萱;;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经营业绩与公司治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5 于富生;张颖;;薪酬差距与盈余管理[J];经济问题;2013年04期
6 杨卫青;合理设计薪酬差距[J];中国石油企业;2005年08期
7 张正堂;;薪酬差距 一把双刃剑[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05期
8 卢锐;;管理层权力、薪酬差距与绩效[J];南方经济;2007年07期
9 范林榜;聂锐;张正堂;;民营家族企业薪酬差距与绩效实证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江苏商论;2008年02期
10 鲁海帆;;内生性视角下高管层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研究[J];软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永奎;冯文滔;杜兴强;;政治联系、薪酬差距与薪酬粘性: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黎文靖;岑永嗣;胡玉明;;外部薪酬差距激励了高管吗?——基于锦标赛理论与高管权力理论的解释[A];国际化与价值创造:管理会计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中国会计学会管理会计与应用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峰;瑞士推新政缩小薪酬差距[N];法制日报;2013年
2 陈谊军;四千多倍的薪酬差距让公平“捉襟见肘”[N];兰州日报;2012年
3 吴艳杰;企业如何避免人才流失[N];河北经济日报;2002年
4 徐蕾莹;医药行业薪酬差距拉大[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陆一;上市公司薪酬差距变化研究[N];国际金融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何德;工资单上的鞍钢医院:国企薪酬差距调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7 王欣;沪八成企业确定年内加薪[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支玲琳;“天价高薪”引发的思考[N];解放日报;2008年
9 南方航空《云中往来》杂志采编总监 侯梅新;制造业 内迁困难多[N];深圳商报;2010年
10 马红漫;联想薪水接轨国际 理念背离企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海帆;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公司业绩[D];暨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宇;A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董培轩;金融上市公司内部薪酬差距与其业绩的实证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陈丽英;合谋、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4 谈益雯;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5 杨丽萍;社会比较: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童旭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薪酬差距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7 来晓琳;我国上市国有企业薪酬差距和企业业绩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8 申晔;公司内部薪酬差距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年
9 廖秋宇;管理层权力、业绩变动与国有企业薪酬差距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王琦;薪酬差距、管理层权力与企业成长性[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797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79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