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酒店一线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星级酒店一线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在过去的十年间,员工敬业度受到包括咨询公司和社会团体在内的各行业的极大关注。他们将员工敬业度看作是企业应对动荡职场环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一个新的概念。然而,在学术界,员工敬业度也是一个新的概念,因此,需要经过严密的实证研究去验证它的价值。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有很多根本性的问题超过了现有的研究结果,例如如何提高员工敬业度以及它如何且为什么会使个人和组织受益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去探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前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作用。特别是,本研究基于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探寻中介变量归属感在前因变量与员工敬业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对象,本研究根据Kahn的相关理论,工作——个人匹配模型、自我决定理论模型等提出了8个假设。为了检验这些假设,本研究以延边地区五家星级酒店一线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研究。假设检验的结果表明,工作特征、培训与发展、薪酬与绩效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结果还显示出,归属感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工作特征、培训与发展、薪酬与绩效正向影响归属感,归属感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归属感的中介作用。通过研究结果的分析,对酒店的管理者提出以下建议:1、设计合理的工作内容,在工作内容设计上因人而异,各项工作权责分明;2、设计合理的培训机制和职业规划,在酒店行业中,有两类人群对酒店敬业度的敏感程度较高,一类是新入职或入职不久的员工,另一类就是工作时间长的老员工。设计合理的培训机制,首要的是建立员工的职前培训机制,其次是建立合理的部门培训机制,最后是在酒店内部建立定期的培训。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想员工介绍该部门的人员配置和晋升通道,按照他们个人能力和期望,帮助他们稳扎稳打的制定发展方案,同时跟踪员工发展,随时反馈和指引;3、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减少酒店的管理成本,激发员工潜能,实行工资公开化,建立健全工资补贴机制,建立具有吸引力的福利机制。建立严格的绩效机制,建立严格的考核标准,采取工资浮动制,将部门或酒店规范加入考核标准。考虑到员工敬业度是酒店相关企业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结果中应给予酒店业更全面的信息、以便于他们了解员工敬业度与前因变量和中介变量之间的关系,从管理层面和理论层面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的局限性,并确定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星级酒店 归属感 员工敬业度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2.92;F71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研究意义12
- 1.3 研究框架12-13
- 1.4 研究方法13-15
- 第二章 文献探讨15-28
- 2.1 相关理论基础15-16
- 2.1.1 工作——个人匹配模型15
- 2.1.2 自我决定理论模型15-16
- 2.2 归属感相关研究16-19
- 2.2.1 归属感的概念16-17
- 2.2.2 归属感的影响因素17-18
- 2.2.3 归属感的中介效应18-19
- 2.3 员工敬业度相关研究19-27
- 2.3.1 员工敬业度的概念及维度19-21
- 2.3.2 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及模型21-27
- 2.4 本章小结27-28
- 第三章 模型构建及假设提出28-37
- 3.1 研究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及衡量28-31
- 3.1.1 自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及衡量28-30
- 3.1.2 中介变量的操作化定义30
- 3.1.3 因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及衡量30-31
- 3.2 研究模型31-32
- 3.2.1 构建模型的依据31
- 3.2.2 研究模型的提出31-32
- 3.3 研究假设32-35
- 3.3.1 工作特征和归属感的关系32
- 3.3.2 培训与发展和归属感的关系32-33
- 3.3.3 薪酬与绩效和归属感的关系33
- 3.3.4 工作特征和员工敬业度的关系33-34
- 3.3.5 培训与发展和员工敬业度的关系34
- 3.3.6 薪酬与绩效和员工敬业度的关系34-35
- 3.3.7 归属感和员工敬业度的关系35
- 3.3.8 归属感的中介效应35
- 3.4 问卷编制35-36
- 3.5 数据采集36-37
- 第四章 研究结果37-47
- 4.1 研究样本特性描述37-38
- 4.2 验证性因素分析38-41
- 4.2.1 信度分析38-41
- 4.2.2 效度分析41
- 4.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41-45
- 4.3.1 模型评价43
- 4.3.2 路径分析43-45
- 4.4 本章小结45-47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47-54
- 5.1 结论47-48
- 5.2 建议48-52
- 5.2.1 设计合理的工作内容并权责明确48-49
- 5.2.2 设计合理的培训机制和职业规划49-51
- 5.2.3 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51-52
- 5.3 研究创新性与局限性52
- 5.3.1 研究的创新性52
- 5.3.2 研究的局限性52
- 5.4 后续研究建议52-54
- 参考文献54-62
- 致谢62-63
- 附件A 《延边地区星级酒店一线员工敬业度研究》调查问卷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爱吾;关于我国企业员工敬业度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年22期
2 曾晖,韩经纶;提高员工敬业度[J];企业管理;2005年05期
3 高成丽;姚玲灵;;如何提高员工敬业度[J];人才资源开发;2007年09期
4 程雪;;员工敬业度理论研究述评[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9期
5 胡薇薇;;员工满意度与员工敬业度之比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2期
6 方来坛;时勘;张风华;;员工敬业度的研究述评[J];管理评论;2010年05期
7 李晨曦;;浅析员工敬业度[J];现代商业;2010年15期
8 赵欣艳;孙洁;;员工敬业度研究综述与展望[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王平换;刘城;王芊霖;;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措施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3期
10 邬慰娟;;知识型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综述[J];中国市场;2011年3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贤华;;运用需要层次理论来提升员工敬业度水平[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木公;怎样求解员工敬业度低的难题[N];中国财经报;2012年
2 刘英团;员工敬业度低亟须深化国企人事制度改革[N];青岛日报;2012年
3 马可佳;战略与文化“掐架”毁掉员工敬业度[N];中国商报;2013年
4 黄冲;企业员工敬业度下降 流动性趋高[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本报评论员 祝乃娟;低员工敬业度谁之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6 志灵;没有利益共享机制谈何提高员工敬业度[N];嘉兴日报;2012年
7 张贵峰;“中国员工敬业度最低”说明了什么[N];中国商报;2012年
8 魏文彪;尊重权益才能提高企业员工敬业度[N];中国财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周宝来;金融行业员工敬业度最高[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郑立华;中国员工敬业度的高与低[N];中国商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安元;基于扎根理论的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2 王默凡;知识型员工天职取向、员工敬业度与工作绩效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3 闫艳玲;积极领导对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玉海;企业员工敬业度的调查与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2 孙洁;员工敬业度定义与结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冷媚;企业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沈纤竹;A公司员工敬业度的调研与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5 于佳欣;个人—企业价值观匹配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作用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静;民营医院员工敬业度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力;A公司员工敬业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8 王影;互联网行业员工组织认同感与员工敬业度的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吴瑞华;GZ中国公司员工敬业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10 黎晓云;ZDKJ公司员工敬业度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82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renliziyuanguanlilunwen/982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