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9: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我国的对外出口贸易也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逐步深入,商品贸易的专业化分工和结构优化成为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我国也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自己的垂直专业化分工系统。关于我国对外出口“爆发式”增长的成因,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相关研究,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本的成本较低普遍被认为是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主因,而近年来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无论是从技术复杂度,水平多样化还是产品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伴随着国际分工合作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加强与发达国家生产率较高企业的联系进而提升本土企业生产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2004-2012年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和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进行测算,而且更细致的度量了细分到各个行业的指标。在分析行业垂直多样化水平和行业出口质量的变化趋势后,本文研究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等变量对我国制造业行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差异分析考察代理我国行业出口质量的最佳指标。结果发现,我国制造业行业整体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出口复杂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均随时间有所上升,但我国制造业出口质量并未随着出口复杂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提升,整体质量水平波动规律并不明显。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各行业出口质量指数和出口复杂度指数都存在着显著的正向效应,垂直专业化分工会降低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同时自主研发也会对出口单位价值产生负向影响,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于不同行业的出口质量升级推动是有差异的,行业本身质量基准越高,对外开放程度越大,则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从垂直专业化分工中获益越大。垂直专业化水平加深通过成本效应和技术水平提升的传导,正在逐步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质量升级的进程,为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垂直专业化 出口产品质量 出口复杂度 嵌套Logit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4;F752.6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导论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 1.1.3 可能的创新点12-13
  • 1.2 关于垂直专业化和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回顾13-17
  • 1.2.1 关于垂直专业化的文献综述13-14
  • 1.2.2 关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文献综述14-17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17-19
  • 第2章 垂直专业化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度量方法19-25
  • 2.1 基于HIY的垂直专业化测算方法19-20
  • 2.2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度量方法20-21
  • 2.3 基于改进的嵌套Logit模型的出口质量度量方法21-23
  • 2.4 样本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23-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3章 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及出口质量的度量结果25-36
  • 3.1 垂直专业化测算结果25-27
  • 3.2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测算结果27-28
  • 3.3 基于嵌套Logit方法的出口质量测算及结果分析28-33
  • 3.4 制造业垂直专业化与出口质量的趋势分析33-35
  • 3.5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我国制造业垂直专业化影响出口质量实证分析36-48
  • 4.1 垂直专业化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机制分析36-40
  • 4.1.1 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路径的理论分析36-37
  • 4.1.2 垂直专业化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分析37-40
  • 4.2 计量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40-43
  • 4.2.1 变量选取40-41
  • 4.2.2 计量模型41-43
  • 4.2.3 数据来源43
  • 4.3 实证结果43-47
  • 4.3.1 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影响的回归结果43-44
  • 4.3.2 垂直专业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单位价值影响的回归结果44-45
  • 4.3.3 垂直专业化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回归结果45-46
  • 4.3.4 垂直专业化影响我国制造业出口质量的比较分析46-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第5章 政策建议48-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风涛;;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与贸易的最新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年05期

2 彭支伟;刘钧霆;;东亚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12期

3 史振华;卢燕平;;中国企业应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策略研究[J];求索;2009年04期

4 王中华;赵曙东;;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5 王中华;赵曙东;;中国工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6 仲崇高;王晓苏;;国际垂直专业化理论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石弘华;;中国垂直专业化比重动态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0年04期

8 张媛;;东亚地区垂直专业化在新背景下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9 叶萌;;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研究——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03期

10 赵明亮;臧旭恒;;垂直专业化分工测度及经济效应研究述评[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娟;;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3 汤碧;沈秋君;孙婕;;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贸易竞争力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A];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论(第三辑)[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晓雷;构造垂直专业化产业体系[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程盈莹;国际垂直专业化组织模式选择及经济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刘s

本文编号:4334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334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4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