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生产管理论文 >

煤炭资源整合的多重效应评价——基于中国煤炭上市公司数据

发布时间:2017-06-08 21:09

  本文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的多重效应评价——基于中国煤炭上市公司数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9月山西省率先开展的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已告一段落,究竟这轮煤炭资源整合所产生的效应效果如何?本文搜集了中国煤炭上市公司2008年9月到2013年12月间的有关季度数据,从单因素与多因素角度,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因子分析法,分析了煤炭资源整合的经济效应、经营风险,以及煤炭资源整合对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政策累加效应。结果表明,煤炭资源整合总体上显著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应、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规模大或综合盈利能力好的公司经济效应更为显著,对资金运用的灵活度更高。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 经济效应 经营风险
【分类号】:F426.21
【正文快照】: 31 m 煤炭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2008年9月山西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重力度煤炭资源整合拉开了序幕。随后,河南、陕西、内蒙、河北等产煤重点省份积极响应,新一轮煤炭资源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保宝;葛宝山;王侃;;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J];管理世界;2011年03期

2 黄建欢;杨晓光;胡毅;;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度和不协调来源——基于CREE-EIE分析框架[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7期

3 丁守海;;股权分置改革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1期

4 周黎安,陈烨;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5 闵永洁;鲁传峰;;煤炭施工企业如何建立经营风险预警体系[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5期

6 吴吟,李金峰;集中化发展──煤炭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举措[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7 赵国浩;车康模;卢晓庆;;基于产业集中度视角的山西煤炭资源整合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8 赵康杰;赵红梅;;煤炭资源整合及其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J];煤炭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9 郑石,黄锋德,刘贵嵘;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建设大型企业集团[J];煤炭企业管理;2004年11期

10 李成武;王亭亭;曹家琳;;煤矿政策对安全生产影响分析及实证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苗苗;中国煤炭产业的生态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改霞;;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效应的理性思考[J];北方经济;2011年08期

2 姚永玲;汤学兵;;奥运与北京房地产价格的变化——基于DD法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8期

3 王岳龙;;土地招拍挂制度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房价?——基于“8.31大限”的干预分析模型研究[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4 王文举;范合君;;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影响的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1期

5 周晓苏;张继袖;;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后果研究——以制度变迁为视角[J];当代会计评论;2008年01期

6 陈晓红;周颖;佘坚;;“小非”减持影响了市场质量吗?——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J];系统工程;2008年08期

7 刘佳;马亮;吴建南;;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财政解困——基于6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3期

8 廖理;沈红波;郦金梁;;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9 詹一明;刘向涛;;股权分置改革实证研究:——基于上证A股股权分置改革100指数和上证综指的对比[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11期

10 李楠;乔榛;;国有企业改制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J];国有经济评论;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苏;张继袖;;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的后果研究——以制度变迁为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1期)[C];2008年

2 张华;吕涛;;中国煤炭企业效率评价——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A];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1)][C];2011年

3 李江涛;宋华杨;邓迦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与审计意见、审计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书捷;李仕明;;结构资本、联盟能力及其对战略选择的影响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5 白重恩;王鑫;钟笑寒;;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22期)[C];2009年

6 白重恩;王鑫;钟笑寒;;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汇编[C];2013年

7 曾建光;王立彦;;ERP系统的实施、信息透明度与投资效率——基于中国ERP导入期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桑大伟;于晓宇;谢富纪;;创业学习、动态能力与创业绩效:来自纵向研究的经验证据[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9 左翔;殷醒民;潘孝挺;;财政收入集权增加了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吗? 以河南省减免农业税为例[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4期[C];2011年

10 尹国俊;汪志华;;基于智力资本的创业投资项目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实证分析[A];第十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分3:科研和创新绩效管理(Ⅱ)[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江石;股权分置改革时期收购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徐萌娜;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浦艳;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技术效率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戚文举;超额控制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6 左翔;中国公共品供给失衡与地区差距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汪秀琼;制度环境对企业跨区域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徐翠萍;中国农户收入、生产行为与技术效率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9 杨华;沪深A股市场异象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王健;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我国煤炭产业整合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雪冰;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户耕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姚升;粮食主产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牟丽明;产业结构与区域产业分工演进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杜海晨;公司内部治理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岚;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杨奕;湖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王欣;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上市公司绩效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8年

8 李鹏娜;上市公司基于TRR的经营业绩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胡志辉;党领导的农业税改革简论[D];南开大学;2011年

10 王丹利;FDI技术溢出对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差距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董亮;;发展绿色就业提升产业生态效率——基于风电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6期

3 吴小庆;王远;刘宁;陆根法;;基于物质流分析的江苏省区域生态效率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4 苑德军,郭春丽;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9期

5 吴晓求;;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财贸经济;2006年02期

6 张亚连;张卫枚;孙凤英;;企业生态经济效率与可持续发展[J];城市问题;2011年06期

7 刘冰;马宇;;产业政策演变、政策效力与产业发展——基于我国煤炭产业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8 戴铁军;陆钟武;;钢铁企业生态效率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2005年12期

9 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陈世宗,赖邦传,陈晓红;基于DEA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2005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卞亦文;基于DEA理论的环境效率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张建玲;生产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婷婷;基于熵理论的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2 文芳;贵州省煤炭产业生态化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亚民;对加强我省煤炭资源管理及市场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3年06期

2 员三强,孙锦屏;河南煤炭资源状况与形势分析[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11期

3 华晓慧,华晓龙;煤炭资源的价值及其计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3年07期

4 牛冲槐,白建新;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思考[J];中国能源;2003年07期

5 刘天绩,鞠崎;加强对西部优质煤炭资源的研究[J];青海国土经略;2003年02期

6 崔德文;加快煤炭资源型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J];资源·产业;2003年06期

7 王满银,汪应宏;我国当前煤炭资源的运输调配及优化问题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8 汪惠清;开发西部煤炭资源与发展综述[J];中国矿业;2004年03期

9 于秀忠,孙立进,胡东祥;加强山东省煤炭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4年01期

10 李国平,吴迪;使用者成本法及其在煤炭资源价值折耗测算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正奇;;关于湖南实现寻找煤炭资源大突破的战略思考[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刘宝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合理开发我省煤炭资源[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仲秋;;龙岩市已探明煤炭资源状况及远景资源区预测[A];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研讨会专辑[C];2005年

4 ;河北省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林金本;;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及对策研究[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传礼;叶水泉;;江苏煤炭资源供需形势和对策[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陈泉霖;;福建煤炭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李沫;李栋;;关于新增煤炭资源成本的若干问题[A];2006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6年

9 吴娟英;;煤炭资源成本缺失及其补偿政策[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袁国泰;;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状况与特征[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非;黑龙江省将开展煤炭资源调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2 孙佳岩 贺小苹;黑龙江将启动煤炭资源调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贺晓苹;开启寻找煤炭资源的新征程[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邢云鹏 董晓罗 李泽光;阳城煤炭资源整合锁定目标[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5 武俊鹏;山西加快煤炭资源整合换证进度[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黄滨 袁勇;宜春出台煤炭资源整合规划[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7 记者  邱丽娜;全省煤炭资源调查将全面展开[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8 记者 董学彦邋实习生 朱生艳;七路人马督察煤炭资源整合[N];河南日报;2007年

9 赵峰邋劲松;渝黔合作开发煤炭资源[N];经理日报;2007年

10 杨海利;加强煤炭资源整合[N];焦作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柴杨;基于多条件约束的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胡文国;煤炭资源产权与开发外部性关系及我国资源产权改革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安歌军;煤炭资源价值及其延伸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韩景敏;基于工作流的煤炭资源管理信息模型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祥斌;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震宇;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伟民;基于煤炭资源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介燕;山西煤炭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2 陶俊辉;我国煤炭资源管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3 袁碧玉;陕西省煤炭资源投入产出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4 李宁;贵州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晶;我国煤炭资源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吴彦;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黄金鑫;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煤炭资源管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8 王传鹏;煤炭资源整合组织管理系统复杂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柴洪静;资源整合背景下山西省煤炭资源的最适耗竭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张菁晶;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政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煤炭资源整合的多重效应评价——基于中国煤炭上市公司数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433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9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