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角度下的国家审计独立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6 01:12
本文关键词:宪政角度下的国家审计独立性研究 出处:《内蒙古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在法治的范围内保障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独立性,是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国家审计法治化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国家审计独立性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这一面小小的镜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整个审计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无论是全局性的宪政体制改革问题,还是微观的审计组织体制、职权职责配置、工作程序规范等具体的问题。这正是笔者选题的主要原因之所在。围绕着“宪政角度下国家审计独立性研究”这一主体,论文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章第一部分是,“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概念、内容和意义”首先明确了“独立性”相对于“国家审计”的意义,即独立性是国家审计的灵魂,是国家审计必不可少的概念要素。关于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概念,学界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无论怎么定义,关键是要抓住独立性的观念、能力和制度等三个要素,摆正独立性与法治性、专业性、能动性等审计属性之间的关系。就国家审计的属性而言,独立性是核心,专业性和法治性是基础,保密性是保障,能动性是结果。 第二部分“宪政视野中的国家审计独立性,即从国家审计独立权的宪政基础的角度来分析,第一,国家审计独立性存在的宪政理念,人民主权思想,第二,国家审计监督权设置的宪政核心,权力制约理论和国家审计监督权行使的现代基石,法治原则角度等来从理论上阐明对国家审计独立性的认识。 第二章审计独立性法律保障的模式分析及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对《审计法》中关于独立性的认识。以比较法的视角,对世界各国的做法作了一个大致的归类,同时简要介绍我国的审计体制。主要分为立法型、司法型、行政型和独立型四种模式。通过这四种模式的比较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国家审计独立性的保障体制本身无“好”、“劣”之分,因为国家审计体制本身根植于具体的国情。由经济、文化、意识等形成的社会环境在审计独立性保障体制的形成和发展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审计独立性保障制度的完善应当是一个各种社会因素互动的、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同时写明影响我国国家审计独立的各种因素。 第三章“关于保障我国国家审计独立性法律保障制度的思考”针对我国审计体制改革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独立性法律保障的具体措施及应当奉行的若干原则,即应当奉行依法行政、程序公正、公开透明、综合协调的基本原则。最后提出我国国家审计后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1;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奎;张芳丽;;关于政府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J];财会月刊;2006年21期
2 杨学华;试论我国政府审计的独立性[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3 李学柔;《利马宣言》与中国《审计法》[J];广东审计;199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夏云;国家审计目标及实现机制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明春;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法律保障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35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33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