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审计视角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效率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本文选题:监事会制度 切入点:国有企业改革 出处:《财会通讯(综合版)》2008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而监事会则是基于此目的而产生的。监事会的基本职责是"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
[Abstract]:The ke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s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mprove the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ensure the preservation and appreciat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on the other hand, is created for this purpose. The basic duties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are: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 takes financial supervision as the cor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nd relevant regulations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Supervise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enterprise to ensure the state-owned assets and their rights
【作者单位】: 重庆工学院;
【基金】:重庆市社科联规划课题(2007-JJ30) 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课题(2007KJZD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271;F239.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中福;乐颍艺;陈晓宇;;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及其规范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年01期
2 薛祖云,黄彤;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3 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深沪市2001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3年01期
4 伍利娜;;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3年00期
5 李维安,张耀伟;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评价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素艳,张红,刘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上证180指数样本股的经验证据[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3 潘克勤;审计师的异质性和审计质量差异:文献综述及启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8期
4 夏孟余;;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1期
5 夏文贤;陈汉文;;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02期
6 张庆;审计定价与“中签者之祸”及其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04期
7 王善平,李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8 章立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9 刘斌,孙回回,李嘉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与非标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来自1998~2002年深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10 李连军;审计市场中的信号显示机制:理论与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小林;;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眭红明;清末民初民商事习惯调查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斌;中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3 任夏仪;中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5 胡波;审计定价: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周中胜;大股东控制、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D];厦门大学;2007年
7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陈靖;审计师选择的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假说[D];厦门大学;2007年
9 叶丰滢;审计市场结构、审计师行业专门化行为与审计价格竞争[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杨晨辉;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行为规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峦;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研究:理论与实证[D];吉林大学;2004年
2 李铭;审计独立性的背离与财务报表保险制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3 李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4 李卓;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5 孙回回;基于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审计意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姜峰;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江苏大学;2005年
8 王小华;我国A股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05年
9 颜晓珊;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10 周萍;沪市A股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小明;关于改制后的注册会计师执业收费的几点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0年06期
2 汤云为,赵春光;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1年05期
3 夏冬林,林震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J];会计研究;2003年03期
4 夏立军,杨海斌;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反应[J];审计研究;2002年04期
5 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6 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年02期
7 金_gf ;李若山;徐明磊;;COSO报告下的内部控制新发展——从中航油事件看企业风险管理[J];会计研究;2005年02期
8 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3年02期
9 沈艺峰 ,张俊生;ST公司董事会治理失败若干成因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03期
10 陈正旭,王志强;独立董事制度的本土化[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红渠;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海斌;试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与模式[J];求索;1986年06期
2 张志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构想——信托经营制[J];管理世界;1986年06期
3 陈东琪,王振中;国有企业的改革:设想和现实——国内外几种企业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1987年05期
4 唐丰义 ,胡永明;关于搞活企业问题讨论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1987年01期
5 周立群;三种“两权”分离形式的演进和选择[J];南开经济研究;1987年03期
6 王冀民,吴天然;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1987年02期
7 杨宜树;国有企业实现经营机制转换的思辨——租赁经营理论依据探索[J];上海经济研究;1987年05期
8 何文标;汕头经济特区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1987年06期
9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的选择——托管经营制[J];金融与经济;1987年02期
10 ;对策文摘[J];科技进步与对策;198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川;;高举十五大旗帜加快全区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周光华;;烟草行业实施开发性再就业工程的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扩大会议文件汇编暨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烟草卫星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颜爱民;李自如;;国家控股公司的目标、性质、功能及行为模式分析[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4 王克;;解放思想 抢抓机遇 加快我区国有建筑企业发展[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林岗;;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演进及发展趋势[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6 张茂金;杨丽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对策思考[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杨超;宋亚峰;;关于国企脱困问题的思考[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8 孙利艳;;振兴国有企业要加强企业家和职工队伍的塑造[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贺平义;;用延安精神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A];延安精神与中国现代化——延安精神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王庆新;;积极稳妥地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屹山;关于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N];天津工商报;2000年
2 王银充 王瑞庭;监事会:国企监督的新形式[N];中国财经报;2000年
3 北昆;外派监事会是一项制度创新[N];中国财经报;2000年
4 王文;国企改革关键在于提高改制能力[N];中国工商报;2000年
5 王颛;国有资产有人管了[N];中国化工报;2000年
6 王琼;国有企业改革要依靠工人阶级[N];中国煤炭报;2000年
7 吴小明;我国国企冗员仍高达1/3[N];中国企业报;2000年
8 记者 蔺红 海坚;税收先征后返 不容有禁不止[N];中国税务报;2000年
9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王保树;公司法修改中的几个问题[N];法制日报;2000年
10 叶金生;重塑国有企业改革的动力主体[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学侠;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研究——从国有企业改革角度探讨[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少鹿;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尹智雄;员工持股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D];浙江大学;2001年
4 庄志杰;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5 安增军;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6 张翔鹏;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刘建平;论国有大型企业的产权重组与变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吕剑龙;效率原则下的企业制度创新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9 苏武俊;我国国有企业交易成本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赵建国;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放;吉化小型集体企业改制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2 曹庭亚;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黄韬;企业兼并动因及政府相应政策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陈月璇;具有部分公益职能的国有企业发展探讨--阜新热电厂改制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0年
5 周茂春;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0年
6 卫志民;从微观层次到宏观层次——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调整[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勇;中国国有企业责任制度探析[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8 吕阳;我国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产重组的方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9 刘德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比较分析及推进战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10 米娜;论国有企业企业家机制的作用和构建[D];暨南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5921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592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