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及其信号传递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04:13

  本文选题:经济责任审计 + 委托代理理论 ; 参考:《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10期


【摘要】:本文以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创新为起点,确立理论框架,分析其信号传递效应与发展预期。首先,文章基于委托代理、信号理论构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理论框架,并从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层组织中道德风险行为治理视角,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的信号传递效应:包括信息不对称治理与完善代理人选择机制两个维度。文章进一步阐述了经济责任审计上述作用机制有效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以期促进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在新的挑战下更好地发展。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the innovation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 establishe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nalyzes its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 and development expectation.First of all, based on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and signal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basic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in China,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ral hazard behavior governance in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 our countr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gnalling effect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which includes two dimensions: information asymmetry governan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gent selection mechanism.This paper further expounds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effective realization of the above function mechanism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in China under the new challenge.
【作者单位】: 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经管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度面上项目“经济责任审计创新及其信号传递效应研究——基于财政资金配置效率视角”(项目编号:71172224)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度项目(项目编号:S2011010004666)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项目编号:11Y5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39.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蔡春;陈晓媛;;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位、作用及未来发展之研究[J];审计研究;2007年01期

2 刘天旭;张星久;;象征性治理:一种基层政府行为的信号理论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桂林;谢玲琳;张清;;基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经济责任审计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安广实;郭静;仲杨梅;;改进安徽省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途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3 苏慧;;云南省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4 王奇杰;;经济责任审计研究:文献综述与展望[J];财会通讯;2009年30期

5 傅永瑶;欧涉远;;经济责任审计动态博弈分析[J];财会通讯;2012年04期

6 何艳青;;制定经济责任审计准则之设想[J];财会月刊;2008年15期

7 刘更新;;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的框架构建与特征分析[J];财会月刊;2012年01期

8 张艳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4期

9 郑生明;;基于行政问责制的经济责任审计创新探讨[J];发展研究;2010年10期

10 李华;;论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内涵演变[J];财会通讯;2012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卫建国;李雪频;康宽永;周霞;汤峗;郭群;蒋星东;;管理契约、经济责任与审计问责制——基于广州A集团的一个案例分析[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2 黄文进;张阳;陈永昌;李向前;林文婷;姚婷婷;陈沁丽;陈小青;广东商学院联合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与信号传递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践及案例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3 郑霓华;陈龙井;王目平;石莹;刘国常;梁广全;杜燕雯;广州市公安局审计处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前移”的动因、效用和对策研究——基于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内部审计视角的思考[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4 陈少平;康海湘;张炼红;钟希余;刘朝晖;杨钰;醋卫华;黄春枝;;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价值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5 吴军;岳谦;马驰;甘肃移动课题组;;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甘肃移动为例[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6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审计分部课题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模式创新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7 中国建设银行广西总审计室课题组;;商业银行经济责任审计责任界定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8 张勇;苏奕;;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的构建及其研究路径[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溶冰;;环境审计与国家环境安全[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孙立荣;郭美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太辉;我国国家审计职能演化规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勇;经济责任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李江涛;经济权力审计监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刘更新;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杨晓磊;经济责任审计中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与经济责任履行报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6 孙婷;政府审计治理功能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7 罗艳芬;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任群;我国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经济责任审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琼;SY集团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毛柏巍;吉电公司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设计[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杜燕雯;经济责任审计“关口前移”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梁广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保证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贺鼎凯;公立医院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黄春枝;审计价值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王伟东;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

9 蒲军宏;国企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晓;地勘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豪才;毕洪海;;通过软法的治理[J];法学家;2006年01期

2 蔡春;受托经济责任──现代会计、审计之魂[J];会计之友;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莹莹;;非对称信息下的物业管理公司激励合同设计——委托代理理论及其应用[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09期

2 孙雪;李书全;;信息不对称下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激励机制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3 孙军玲;;浅议企业自发需要审计[J];社会科学家;2005年S1期

4 姜彬彬;;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成因的经济学分析[J];财政监督;2006年16期

5 刘小文;;信息不对称下公司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S2期

6 陈兴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经理人激励和股票期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04期

7 张瑞强;薛永刚;;信息不对称下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的关系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陈兴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经理人激励研究[J];时代金融;2010年04期

9 彭海城;;开发商与施工监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问题与对策[J];建设监理;2007年06期

10 陈东灵;;信息不对称下政府雇员激励合同的风险与规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程睿;王华;;公司透明度与市场信息不对称——基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经验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2 刘华涛;;论公众知情权与政府规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廖文梅;彭泰中;;信息的不对称与农产品初级市场交易风险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连福;高楠;赵梦琳;;投资者关系管理对于股票回购效应的影响研究——来自香港上市的内地公司公开市场股票回购的证据[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王秋菊;;企业员工招聘的风险分析[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郑春慧;;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来自食品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蔡美娟;;中职学校招生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汪洋;左慧;;高速公路企业剩余权配置与内部控制问题研究[A];中国高速公路管理学术论文集(2009卷)[C];2009年

9 吉翔;周建涛;;保险市场逆向选择与顺向选择共存研究[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10 梁工谦;项宜;;设备招评标中的逆向选择分析[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左学美;武定县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N];楚雄日报(汉);2008年

2 记者 常慕城;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水平[N];菏泽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李利;经济责任审计助力廉政建设[N];中国人事报;2008年

4 本报通讯员;气象部门召开深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会议[N];中国审计报;2008年

5 记者 余子荣;公检法系统经济责任审计铺开[N];黄石日报;2008年

6 靳军;发挥“三会”作用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N];焦作日报;2008年

7 司兆理 王晓光;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N];青岛日报;2008年

8 云南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云南省经济责任审计局局长 段义田;以更高标准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N];云南日报;2008年

9 山东省审计厅厅长 左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水平[N];中国审计报;2008年

10 记者 杨帆;自治区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会议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欣;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2 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预警体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3 曾鸿志;信息不对称与公司融资政策[D];天津大学;2005年

4 张翔;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非对称信息及互动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许清正;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胡红星;中小企业信贷配给机制的系统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7 张程睿;中国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孙小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与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贺向明;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胡海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伟;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2 李芬芳;组织学习激励机制设计[D];河北工业大学;2005年

3 王运龙;供应链企业合作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明顺;委托代理理论在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5 周旭;服务外包风险的识别与控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戴家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7 赵莹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陈卓瑶;企业网络组织稳定性的激励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郝延伟;虚拟企业成员企业之间的契约与激励[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周丹;房地产开发商与代理商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2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752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