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关系的理论分析:受托责任还是委托代理
本文选题:审计关系 + 受托责任 ; 参考:《税务与经济》2008年03期
【摘要】:审计关系是包括审计委托人、审计人(审计受托人)、被审计人的三方关系,其中包括双重代理关系,其一是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的管理或经营代理关系,其二是审计委托人与审计人的审计代理关系。应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审计关系中存在的代理成本问题以及各有侧重的个性化问题。
[Abstract]:The audit relationship includes the tripart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dit client, the auditor (the audit trustee) and the auditee, including the dual agency relationship. One is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ng agenc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dit client and the auditee. The second is the audit ag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udit client and the auditor.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ency cost and individualized problems in audit relationship.
【作者单位】: 审计署长春特派办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孙铮,姜秀华;论民间审计中的委托代理关系[J];财经研究;1997年03期
2 郝振平;审计关系的代理理论分析[J];审计研究;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磊;;我国审计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2 刘大贤,李骞;正确认识内部审计[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顾奋玲;论审计关系的变异及其改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谢志华;张庆龙;;宪政价值与政府审计良治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姜虹;公司激励机制设计与审计风险控制[J];商业研究;2004年22期
6 张焕宇;;论非审计服务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储剑锋;B公司营销审计方法研究——对贵阳分公司的诊断式营销审计[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胡光志;审计法律制度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马正凯;黄晓波;;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陈月红;;探析“免疫系统论”与审计的本质[J];财经界;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会强;;从财政法的角度看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高建军;郑建华;;内部审计在农村合作金融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3 沈宗护;;风险导向审计在大型水电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的应用探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4 刘乐荣;;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管理[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5 高建军;刘乐荣;;风险导向审计在农村合作金融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6 王路;房清丽;;风险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的视角[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三等奖论文汇编[C];2011年
7 黄文进;张阳;陈永昌;李向前;林文婷;姚婷婷;陈沁丽;陈小青;广东商学院联合课题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理论与信号传递效应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践及案例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优秀论文集2011[C];2012年
8 韩丽荣;;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构成要素的经济学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9 蔡春;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研究的概念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10 林钟高;刘骏;;会计服务市场与政府管制:一个分析性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朱江;财政科技资金绩效审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3 石恒贵;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苗连琦;公共经济权力审计监控机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袁凤林;基于公司治理的管理审计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6 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7 刘维;独立审计制度安排与注册会计师行为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8 孙坤;独立审计质量保证论[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9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10 龚凤乾;从统计学视角对实证会计及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所作的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梦冉;宪政视域下我国国家审计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旭英;审计信息产权作用机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卢洁;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审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宏伟;农村股份合作公司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跃华;构建企业内部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袁湘龙;湖工大后勤财务内控及其优化设计[D];湘潭大学;2010年
7 黄钢;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应对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颖辉;战略视角下审计风险评价模型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晖;基于政府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刘灵超;国内合并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春元;现代企业的代理关系:理论分析及其在审计体制构建中的应用[J];经济科学;199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家高;;现代企业组织结构下的审计关系[J];辽宁经济;2006年02期
2 张立波;试论现代社会委托责任与审计[J];广东审计;1999年09期
3 孙克景;;从会计委派制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J];现代商业;2007年27期
4 陈文寿;;基于代理理论的审计关系改进分析[J];商业时代;2010年14期
5 梅丹;;从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看审计关系的发展[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年09期
6 陈胜利;委托代理·受托责任·审计[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9年01期
7 周亚东;;企业集团审计控制的契约理论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7年06期
8 张纯纯;;会计的契约本质与政府会计的目标定位[J];经营管理者;2010年11期
9 李玉平;贾榕泉;李善雨;;论委托人与独立审计关系的变革[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黄秋敏;;审计关系的现行模式及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雪梅;刘义民;;现代企业与委托代理关系[A];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运行机制变革研讨会议论文[C];2004年
2 何瑞雄;;公共受托责任视角下的政府审计[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彭涛;魏建;;村民自治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基于异质性共同代理模型的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许江波;;重要事项承诺制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机理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5 赵国强;;信任的经济理性分析[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丁锦希;姚雪芳;方芳;;新医改政策框架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探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7 朱长明;;“委托代理”视角下的转型期公共决策失误[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吴永荣;陈益斌;;谈政府会计与预算管理的一致性[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9 牛德生;;企业向何处去——从委托代理逻辑的演化所作的一个注释[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下)[C];2001年
10 徐延利;;激励机制理论框架的拓展[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企业年金部 刘长江邋闫安;分担受托责任,提升年金托管人地位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四)[N];国际商报;2007年
2 王光远;强化公共受托责任 改进政府绩效评价[N];光明日报;2005年
3 新疆水利水电建设金属结构工程处 秦春山;浅议会计委派制度的建立与实施[N];新疆科技报(汉);2006年
4 秦炜;“受托人”与“受托群”谁更能承担责任?[N];证券日报;2007年
5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企业年金部 刘长江邋闫安;分担受托责任,提升年金托管人地位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五)[N];国际商报;2007年
6 中注协;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倡导各国加强政府受托责任和行业人才建设[N];财会信报;2006年
7 朱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公司治理:实质重于形式[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8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企业年金部 刘长江邋闫安;分担受托责任,提升年金托管人地位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三)[N];国际商报;2007年
9 万敏;年金发展亟待开发受托责任保险产品[N];证券日报;2007年
10 王峥;影响CPA审计独立性的四因素[N];财会信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2 于池;中国国有企业权利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付强;风险投资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周宗安;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徐和清;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7 胡剑平;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不良贷款形成中的经理人行为视角[D];复旦大学;2006年
8 郑辉;风险投资双重委托代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张玉蓉;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市场及其交易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王郓;中国职业篮球竞赛市场的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宇力;委托代理关系下我国证券公司股权激励的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邹春燕;证券投资基金内部人控制问题探讨[D];西北大学;2005年
3 赵彩云;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沈洁;现行委托代理关系下我国私募基金的收益和风险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田建平;F公司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调整的项目采购管理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蒋绪年;景区经营权转让后委托代理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林杨林;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郭冰;完善内控机制强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广西大学;2006年
9 晏飞;财险公司RAROC经济资本配置方法及其修正[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张玉亮;地方政府公共项目委托代理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7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195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