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审计管理论文 >

管理舞弊研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8-06-13 18:39

  本文选题:管理舞弊 + 内部控制制度 ; 参考:《财会通讯》2011年27期


【摘要】:管理舞弊一般指公司决策层为谋求公司或个人不正当的经济或政治利益,实施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蓄意造假行为。管理舞弊产生的危害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扰乱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管理舞弊的成因,力求找出有效防范和治理管理舞弊的对策。
[Abstract]:Management fraud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systematic, planned and purposeful fraud by the corporate decision makers in order to seek the improper economic or political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or individuals. The harm caused by management fraud is very serious, which mainly harms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nd creditors and disturbs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capital market.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management fraud,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management fraud.
【作者单位】: 临沂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23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付光武;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的类型及审计对策[J];当代财经;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军;张晓峰;刘景贤;张国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2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中风险概念的界定[J];财会月刊;2005年23期

3 孙娜;张媛媛;;舞弊的分析和防范[J];财会月刊;2005年29期

4 许国艺;;关于审计导向问题的研究[J];财会月刊;2006年05期

5 沈红波;;风险导向审计的新发展[J];财会月刊;2006年11期

6 朱小平;吴荷青;;审计失败的原因及其治理[J];财会月刊;2006年35期

7 谢盛纹;王泽霞;;注册会计师的管理舞弊审计责任[J];当代财经;2007年03期

8 章新蓉;;政府对企业科技投入方式的制度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9 杨雨,武剑,高明;商业银行数据反欺诈系统框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10期

10 叶雪芳;;基于财务报表审计的会计舞弊揭示机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胡强;钟雨静;;企业舞弊审计方法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2 刘研杰;;防范舞弊的管理体制与自律机制研究[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3 湖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江汉油田课题组;;企业内部审计实施舞弊审计若干问题的研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4 朱锦余;孙爱芬;;企业会计报表舞弊的主要动机、手段与审计策略[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杜爱霞;;论防范舞弊的二元治理机制——内部控制、舞弊、内部审计的三方博弈研究[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段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2 郭强华;廉政审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3 张俊民;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4 刘学华;管理舞弊控制与审计质量[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5 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任海松;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欺诈及其侦测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7 岳殿民;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模式特征及识别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晶;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2 姜慧明;常见财务报表操纵手段与审计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李春玲;舞弊审计理论结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白春影;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的识别[D];浙江大学;2006年

5 马向梅;基于价值链理论的银行风险管理审计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6 赵国涛;审计模式及其在我国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惠男;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下审计风险的识别测试程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8 席龙胜;现代审计风险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孙静;注册会计师发现和揭露公司财务舞弊的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陈s,

本文编号:2015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015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