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着力推广审计行业的合伙制模式
本文选题:审计行业 + 产权安排 ; 参考:《经济纵横》2012年05期
【摘要】:以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为视角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中存在不确定性大、机会主义行为盛行、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同时,审计产品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价格均衡较难实现,审计定价不能很好地弥补生产成本,导致逆向选择较为严重,审计质量和效率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为此,要充分发挥产权的激励功能,选择以"人合"为特征的合伙制模式,并将产权安排与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相结合,从而促进审计产品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t theorie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uditing industry, such as high uncertainty, prevailing opportunistic behavior and high transaction costs. At the same time, audit products have the nature of quasi-public goods, price balance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udit pricing can not make up for production costs, leading to more serious adverse selection, audit quality and efficiency can not form a virtuous circl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centive function of property right, choose the partnership mode characterized by "joint people", and combine the property right arrangement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human capital to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udit products.
【作者单位】: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金】:财政部重点科研课题(2010KJB004)的资助
【分类号】:F239.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唐勇军;;基于资源和信息的公司权力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柳泽民,吴长明;加快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6 薛森;张文秀;冉瑞平;;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7 董德坤;鲁金萍;;基于土地收益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8 冯凌;成升魁;;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作用机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3期
9 黄江疆;;产权理论与南水北调运行管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10 范仓海;唐德善;;中国水资源制度变迁与动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新艳;罗必良;;农地承包权的再分配:利益、法律、强力与情面——湖南H村调田规则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玉海;;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空间再造及其政策举措研究[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6 刘灿;;构建农民与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财产权基础——基于成都市改革经验的理论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7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朱宪辰;章平;;业主自治的可能性:基于复制动态的合作均衡条件[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豆景俊;张建涛;;我国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骏;论美国纵向限制法律规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霞;中国农村经纪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于会国;中国捕捞限额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高伟;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姜海光;国有控股企业所有权边界与财务战略取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依凡;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正刚;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徐平平;农地城市流转的交易成本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雍新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郑璇;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规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谢阶腾;我国大学学院运行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国瞬;;委托代理在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防腐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4期
2 何崴;;浅析我国准公共物品中的垄断及其改革[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谢煜;李建华;;准公共物品民营化的风险分析[J];行政论坛;2006年06期
4 冯登艳;;农业保险是私人物品吗[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罗超;;论洪水保险的政府介入[J];经营管理者;2009年23期
6 王根贤;关于社会保险的深层次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郑淑芳;准公共物品的内涵及其分类[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8 詹李鸣;;从公共物品的变革看物业管理的发展[J];现代物业;2004年09期
9 孙雪梅;;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模式[J];江苏农村经济;2006年02期
10 吴猛;刘慧;;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法律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怡;钱锦宇;;立法介入产权安排的路径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郑鹭峰;;“逆向选择”下我国推行残骸清除强制保险障碍与对策[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C];2009年
3 康静萍;;论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系与农民权益保护[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4 张虎;;加强政府公共服务探析[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翟秀红;;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层次分析[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武恒光;;非审计服务与审计质量:基于审计行业专长的调节效应[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朱新华;马璐璐;张金明;陈利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最适产权安排——一个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皓;董力;陈晶;;假冒伪劣药品充斥市场的博弈分析[A];“以岭医药杯”第八届全国青年药学工作者最新科研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郑春慧;;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来自食品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蔡美娟;;中职学校招生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以合理的考试机制避免泄题产生逆向选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2 木木;国企“内耗”来源于产权安排[N];中国煤炭报;2000年
3 ;防止经营者的逆向选择[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4 吴佳;审计行业迎来新挑战[N];财会信报;2005年
5 山西 杨淑军;审计行业网站盘点[N];电脑报;2003年
6 金锦萍;以准公共物品性 重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7 王林;审计行业需要健康的环境[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袁东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信托机构产权安排之困[N];上海证券报;2007年
9 东方愚;“逆向选择”考验中资银行客户争夺术[N];经理日报;2005年
10 程昱;交通拥堵的经济学解读[N];贵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辞;中国农业水利设施的产权安排与投融资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刘丽军;植物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及产权安排的经济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Ryvelino Dudael Mounanga Mabiala(莫友林);逆向选择背景下矿产开采权谈判的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郑书耀;准公共物品私人供给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5 朱中云;不对称信息下存款保险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赵海怡;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专项立法的建构[D];山东大学;2008年
7 曹兆文;评审的经济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8 徐林;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周慧;内生信息结构下的激励性规制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杨增雄;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明航;反保险欺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牛凤梅;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金融契约[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童颖;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现存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许峰;从国际比较探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陈海琼;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审计风险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宋伟;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杨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次品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周霞林;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分析及防范[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张鑫;构建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封伟;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大型体育赛事风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159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01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