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收费:收多少、何时收、向谁收
本文选题:收费制 + 中介机构 ; 参考:《财务与会计》2008年11期
【摘要】:正 中介机构的审计收费模式一般涉及到"收多少"、"何时收"和"向谁收"三个问题。我国现行的审计收费模式主要是固定收费制、一次收费制和同级收费制,这种收费模式不利于中介机构保持独立性。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审计收费模式进行改革,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构想:一、改固定收费制为弹性收费制是否改固定收费制为弹性收费制是关于审计费用"收多
[Abstract]:The current audit charging mode of our country is mainly fixed collection system , one - time charging system and peer - to - charge system , and the charging mod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mediary .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current audit fee mode . Therefore , it i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current audit fee mode .
【作者单位】: 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
【分类号】:F23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慧敏;王春华;;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年08期
2 王小荣;刘丽娟;;审计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物价;2007年10期
3 鲁宝樨;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13期
4 唐大鹏;;论审计收费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5 许良虎;王坤;房子磊;;上市公司异常审计费用的确定[J];财会通讯;2009年34期
6 陈小娟;裴丽娜;赵毓;;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5期
7 张海安;;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年01期
8 李寿喜;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年04期
9 晏凡英,张祥云;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影响分析[J];中国农垦经济;2004年11期
10 张连起;;审计成本、预期损失与审计收费——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明[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泽霞;杨丽英;;关于财务重述与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小林;;审计风险与审计费用——基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冬华;陈信元;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4 杨涛;;正确引导和发展好社会中介机构 促进和规范中介市场的有序竞争[A];无锡市宜兴工商行政管理局2004年理论研讨文集[C];2004年
5 刘继红;周仁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沪深300的新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金莲花;;关于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李江涛;王冬梅;杨玉春;;审计师个人特征与审计费用率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2009年的经验数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丽蓉;;基于审计视角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效率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王金圣;王霞;沈振宇;;审计意见收买研究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10 房巧玲;;我国审计市场收费格局研究——来自证券审计市场的初步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锦秋;建立限制财务造假帮凶的良性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2 ;部分中介机构资产评估“水分”多[N];福州日报;2005年
3 江沂邋吴铭;保荐机构面临“双刃剑”[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记者 胡金波 实习生 吴佳琴;海盐将对中介机构的不法行为“开刀”[N];嘉兴日报;2011年
5 本报特约作者 刘海文;切断“中介腐败”的利益源头[N];财经时报;2004年
6 韩复龄;中介机构应是证券市场秩序的忠实守护者[N];光明日报;2001年
7 谭应清 舒仁庆;宜昌请中介机构测评[N];中国工商报;2006年
8 记者 徐志良 特约记者 王爱军;天脊集团力争2008年实现整体上市[N];长治日报;2007年
9 ;四川招标审查中介机构[N];财会信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陈 峰;天津推动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相互贯通[N];中国人事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伟;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2 韩厚军;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路云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定价[D];暨南大学;2009年
4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5 叶丰滢;审计市场结构、审计师行业专门化行为与审计价格竞争[D];厦门大学;2007年
6 胡南薇;中国审计市场行业专门化经营绩效与战略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陈靖;审计师选择的协同效应与范围经济假说[D];厦门大学;2007年
8 徐荣华;审计意见购买:内在机理及其治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9 张旺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余芸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央金巴姆;公司治理和审计费用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陈能浩;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培育[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雄飞;信用中介机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李宁惕;美国证券交易中介机构在证券欺诈中的民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刘登玲;失衡与制衡[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尹辉;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违规动因及其规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卫尔梅;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8 王双正;高新技术创新风险分析及风险投资机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李卓;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10 田薇琪;证券中介机构虚假陈述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0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10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