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河南财经学院
【分类号】:F239.4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月昆,胡荣;分层审计抽样的理论架构与计算机实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2 谢盛纹;审计证据准则修订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当代财经;2005年04期
3 包强,王学龙;审计环境结构分析[J];华南金融研究;2001年06期
4 尹雯,温静;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质量分析——为何“非标”[J];审计与理财;2005年S1期
5 焦艳红,郭红兵;注册会计师证券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兼评《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J];开封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6 帅润生,纪淑鸳;对内部审计的重新认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胡长春;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J];山东纺织经济;2005年03期
8 张碧琳;;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务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9 张瑜东,柯贵根;风险基础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的现实选择[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吴立扬;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研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彭君舟;审计统计抽样技术方法研究与设计运行[D];湖南大学;2001年
2 李莉;全面审计风险管理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3 呙勇;神龙公司内部控制模糊评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邱明艳;我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选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文菊;中国会计学会1982年专题学术讨论会的讨论概况——据上海市会计学会传达大会的录音摘要整理[J];上海会计;1982年11期
2 刘大贤 ,赵连城;关于建立我国审计机构体系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1982年05期
3 ;中国会计学会一九八二年专题学术讨论会综述[J];会计研究;1982年06期
4 ;湖北财经学院积极筹设中澳合办的审计培训中心[J];财会月刊;1982年03期
5 王文彬 ,黄履申;关于审计立法若干问题的意见[J];上海会计;1983年06期
6 余宏坚;也谈审计立法[J];上海会计;1983年12期
7 孙绍良;初探我国社会主义审计的内容、范围和作用[J];税务与经济;1983年02期
8 苏林;浅谈高等财经院校应开审计学专业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9 肖正乾;关于审计基本概念的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1983年05期
10 王文彬;;关于审计概念的探讨[J];财会月刊;198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远谋;;强化审计监督 推进市场经济发展[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2 李诚;李远谋;;浅议资产负债和损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3 刘继晏;张新文;;浅谈工业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的要点与方法[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4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5 福州大学会计系审计课题组;;加入WTO对国家审计的影响[A];福建省审计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桓玲玲;;浅析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成果利用水平[A];福建省审计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黄f^;;诚信是注册会计师事业发展的基石[A];2002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集[C];2002年
8 杨玲;;呼唤会计诚信 重塑会计形象[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9 陈水金;;试述会计信用的误区与对策[A];2003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专辑[C];2003年
10 田仲荣;;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应放在管理审计[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芳;国家审计促进企业内审发展[N];中国审计报;2000年
2 陈明;入世后会计审计将如何变革[N];中国审计报;2000年
3 张新洲;新审计准则中有关审计执法时限的规定(一)[N];中国审计报;2000年
4 李季泽(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科学工程审计局副局长);入世与我国审计法律制度重构[N];法制日报;2000年
5 王岚;完善企业财务审计机制[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6 本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丁子;穆沙拉夫执政一年[N];人民日报;2000年
7 记者 方政军;违规三峡移民资金95%被追回[N];人民日报;2000年
8 记者 魏峰;全面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N];学习时报;2000年
9 孙丽虹;CPA行业面对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丁德明;论国家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N];中国审计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季泽;国家审计法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张泓;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国有企业财务分层监管机制及其实现[D];天津大学;2005年
3 陈孝;现代审计功能拓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胡志勇;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关于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改革的思考[D];郑州大学;2000年
2 刘拓;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3 许叶枚;关于加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赵虎;HEAVEN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体系的建立与运作[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5 姜毅;我国国家环境审计的基本构想[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6 张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审计模式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刘罡;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王春辉;关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环境的思考[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9 黄远;入世对我国国家审计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应对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胡继红;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督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452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545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