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部门互动关系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德仁;;审计委员会:本原性质与作用机理[J];会计研究;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国银,林钟高;公司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2期
2 吕先锫;王伟;;运用内部审计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J];财会月刊;2006年27期
3 赵华;束继东;;公司内部审计系统战略柔性动力:机理与策略[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程新生;孙利军;耿垎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年02期
5 王颖;王平心;吴清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6 禹自银;;构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对策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7 纳鹏杰;制定科学的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 推进审计委员会工作进程[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10期
8 汪伟丽;设立审计委员会 提高内审独立性——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解释[J];金融会计;2004年09期
9 唐跃军;;审计收费、审计委员会与意见购买——来自2004-2005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金融研究;2007年04期
10 刘慧凤;盖地;;公司会计治理与公司治理:同构、嵌入还是交叉?[J];会计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清漪;;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模式的探讨[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2 湖北省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廖洪;张娟;;加强内部审计 完善公司治理[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3 毕秀玲;薛岩;王真;;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A];全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严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刘银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司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4 王洁;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赵华;社会审计系统柔性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慧知;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欧阳翼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桂芳;基于公司治理需求下的审计委员会制度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张琦;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杨阳;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质量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杨东方;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王晓婷;保险公司财务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于Z蟍;后安然时代的内部审计比较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9 温国山;中国的A股上市公司是否成功地购买了审计意见[D];上海财经大学;2005年
10 刘兵;论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障体系[D];湘潭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德仁;;独立董事:代理问题之一部分[J];会计研究;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裕洲;;如何在民营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2 朱英梅;;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浅议[J];理财;2011年07期
3 周正红;;人身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内部审计情况探析[J];上海保险;2011年06期
4 程海波;;试析内部审计营销策略[J];新会计;2011年06期
5 颜晓燕;饶婧婧;;关于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6 蔡纪雯;刘畅;;内部审计外部审计和银行监管的关系:合作与冲突[J];财会研究;2011年14期
7 穆欣;;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关系[J];时代金融;2011年18期
8 林虹;;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原因及影响[J];绿色财会;2011年07期
9 关恋;;内部审计外包的决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10 张红旗;;内部审计战线的“铁娘子”——记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审计处处长许玫[J];中国内部审计;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王广兵;来明敏;;浙江省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2 唐琪;刘正军;;内部审计在检查、防范公司会计舞弊中的有效性及对策研究[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3 刘霞;;内部审计规模的影响因素——来自我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何芳;张黔;;五菱集团风险导向审计初探[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8年度全国“风险导向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8年
5 刘长溧;;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6 袁艳芳;谭洪新;胡亚益;;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定位的探讨[A];全国企业改制中的内部审计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论文集[C];2004年
7 邱国峰;;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互动关系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6年度全国“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6年
8 高建军;郑建华;;内部审计在农村合作金融风险控制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7年度全国“内部审计在金融机构治理、风险和控制中的作用”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7年
9 ;浅谈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10 李欣;;内部审计在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现代企业风险管理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全国政协委员 王光远;加强内部审计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赵险峰;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保障[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张胜利、孙娜、丁宁、唐弋宇、陈丹译,,鲍恩斯校;审计委员会成员的责任[N];中国财经报;2004年
4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审计委员会会议[N];中国财经报;2004年
5 ;均富:英公司审计委员会缺乏实务经验[N];财会信报;2009年
6 张胜利 孙娜 丁宁 唐弋宇 陈丹译 鲍恩斯校;审计委员会的审阅和理解[N];中国财经报;2004年
7 潘秀丽;审计委员会与CFO:背靠背还是面对面[N];中国财经报;2008年
8 丁宁 唐戈宇 陈丹 张胜利 孙娜 鲍恩斯;一个合格的审计委员会[N];中国财经报;2004年
9 赵险峰;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模式[N];中国审计报;2008年
10 程莉;切实强化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独立性与有效性[N];金融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曾小青;公司治理、受托责任与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郭慧;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5 王进朝;高管更换、审计委员设立与审计质量[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瞿曲;基于受托责任理论的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余宇莹;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经验证据[D];厦门大学;2008年
8 杨忠莲;公司治理机制中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
9 韩洪灵;中国审计市场的结构、行为与绩效[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李_";审计师解聘与审计质量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福红;南京栖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赵晶晶;论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李兴堂;萨班斯法案后美国上市A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年
4 朱庆仙;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内部审计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欧阳翼文;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6 褚雯霞;管理审计在施工企业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张爱玲;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相关性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赵大勇;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朱建梅;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周明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6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55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