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4 11:20
【摘要】:本文在借鉴、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 的理论和方法,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等具 体研究方法进行研析。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的理论和实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全文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样,作为一项社会经济管理 活动的审计工作,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样取决于审计质量, 审计质量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其赖以生存的必要条 件。审计质量是一种信息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具有不可观察性,不能用一般 产品的使用价值去衡量。 1.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及其衡量标准。首先论述了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及 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标准是衡量事物的准则,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事物 周围环境的变化和人们对事物认识程度的提高而改变。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也是 如此,它会随着审计目标的变化而改变。探讨了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衡量审计 活动质量的标准目前没有定论,有三点可以考虑:法规制度、审计职业标准和社 会期望。 2.中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比较。对中外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 模式进行了陈述,有两种模式:政府干预型和行业自律型。由于各国注册会计师 行业选择何种监管模式,取决于各国的历史、市场经济理论与具体社会经济环境, 因此,各种监管模式难有简单好坏之分。正因为各种监管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为 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英、美监管模式变迁中政府的作用在加强,而德、日监管模 式变迁中市场的作用在加强。因此,从实践上看,只有将政府与市场的力量有机 地配合起来,将自我管制与政府管制力量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注 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所以,各国都在积极地探索“独立管制”这样一种集政府 与市场力量为一体的监管模式,以便更好地保持监管机构的独立性,使监管路径 运行顺畅,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质量与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利益, 促进注册会计师职业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指出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和微 观的角度剖析了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宏观控制(财政部)与中观控制(中注 协会)主体不明晰,权力机构过多地涉及职务管理,加重了统一会计市场的人为 权力分割。微观控制也不易乐观,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由于执业态度不端正、风险 意识淡薄、外部执业环境不尽完善等原因,审计走过场,不能按《独立审计准则》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39.43
本文编号:2565406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39.4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管亚梅;;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转化分析及监管模式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茜;违规模型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责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素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吕文慧;审计委员会的建设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雯贾;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长与审计市场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5 秦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张杰平;审计风险控制与质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田桂凡;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何荣玮;审计品质与审计任期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青;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刘莹莹;国际四大所与国内大所审计质量市场认同度的差异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65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56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