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论是国际资本市场还是国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利用财务舞弊误导投资者的案例屡屡发生,且成愈演愈烈之势。 “无利不起早”是资本市场发生财务舞弊的真实写照。本文从五个方面揭示了造成财务舞弊的原因,提出不同的舞弊动机会运用不同的舞弊手法。通过简要介绍国际及国内众多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对全球资本市场造成的恶劣影响,对财务舞弊这一资本市场的“恶瘤”造成的巨大社会危害予以揭示,从而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通过文中列举的近期国内经证监会披露的四个典型案例,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法日趋复杂,多表现为多种舞弊手法综合运用为主。这也为投资者识别和评估企业风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文中结合案例,对不同舞弊手法予以归类分析,并借此给读者以直观感受。 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及社会对财务舞弊关注程度的提高,都对当前审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上述财务舞弊方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审计对策。审计总体应对措施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为审计核心,并将该思想贯穿于全程审计业务;针对常用财务舞弊手法,提出具体的审计方法。特别是本文利用互联网提供的电子平台服务于审计业务的审计手段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其一:借助于上市公司的电子银行商务系统对资金账务的查询,可有效的对公司资金往来涉及的会计帐目及舞弊环节加以有效而准确的识别。其二:利用“银行贷款卡”的唯一性和全国通用性,对审阅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以及银行借款提供了便捷有效的审计手段。 本文力求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法的揭示和分析,提出具体有效的审计策略。使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会得到最大程度地透明,以保障大众及其他相关利益人的权益,维护和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39.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所选课题研究背景
1.1.1 近年国内外财务舞弊事件简介
1.1.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危害
1.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实证研究法
1.4.2 归类研究方法
1.5 论文思路及框架
1.5.1 论文思路
1.5.2 框架
第2章 财务舞弊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2.1 财务舞弊概述
2.2 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2.2.1 上市公司自身利益的需要
2.2.2 上市公司高管个人利益的考虑
2.2.3 当地政府的“无形之手”对上市公司的操控
2.2.4 上市公司融资与再融资动机
2.2.5 财会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
第3章 近年国内外上市公司主要财务舞弊手法分析
3.1 虚构收入,虚增利润
3.2 瞒报关联方之间巨额资金占用及拆解行为
3.3 虚增资产
3.4 虚假披露或不披露重要事项
3.4.1 隐瞒对外担保事项
3.4.2 隐瞒银行借款事项
3.5 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财务舞弊
第4章 审计对策
4.1 总体应对措施
4.1.1 保持足够的职业怀疑和职业专注
4.1.2 注册会计师应尽早确定属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
4.1.3 深入了解客户经营状况
4.1.4 测试内控制度是否有效执行
4.2 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的基本舞弊识别技术
4.2.1 分析性复核法
4.2.2 期后事项分析法
4.2.3 税项分析法
4.2.4 交易实质分析法
4.3 对容易发生舞弊项目重点审计
4.3.1 针对虚增收入的审计方法
4.3.2 针对金融机构借款或对公司外担保的审计方法
4.3.3 针对瞒报关联方资金占用行为的审计方法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蜀云;;财务报表粉饰的手法及其防范[J];才智;2009年22期
2 毛敏;张龙平;;审计重要性概念的内涵与本质辨析[J];财会月刊;2009年19期
3 陈思瑶;;国外风险导向审计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8年08期
4 张宁;;关于舞弊审计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年16期
5 何珍;;浅析关联方交易审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1期
6 周国林;;上市公司董事会与经营绩效的相关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8年08期
7 徐向艺;庞金勇;;上市公司主要高管变更后的团队稳定性[J];经济管理;2008年13期
8 胡郑利;杜莉;;试论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在我国的运用[J];经济师;2008年02期
9 王丹;;浅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J];经济师;2010年06期
10 张新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陈俊;制度变迁、市场需求与独立审计质量的改善[D];厦门大学;2008年
3 袁春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督失效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莉;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及其审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鹏;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透视及审计对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3 张妮;虚假陈述在会计报表中的表现方式及治理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4 张大翠;基于舞弊行为的审计策略与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王运娟;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审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6 王茜;公司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与审计策略[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565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256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