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31 18:41
				
				
				
				
				本文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审计风险应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风险 法律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 导向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多变,企业经营失败和财务报表舞弊屡屡发生,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审计风险不断增大。而与此同时,审计服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增加审计服务的价值同时,降低审计成本。在此背景下,国际上各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学术界开始研究新的审计方法,以应对不断增加的审计风险,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风险导向审计显著特点就是: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的审计策略和审计计划,将风险的考虑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然而,进入21世纪,率先倡导风险导向审计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却纷纷卷入丑闻之中,安达信事务所甚至因此而破产,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日益突出,可见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核心,导向指标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出发点,风险应对是制定审计计划的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审计风险模型,确定合理的审计导向,对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对审计风险有重要作用。 论文首先简要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中的审计“模式”、“导向”、“审计风险”等相关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分析,从而为下文论述提供理论基础;然后论文从分析审计风险模式的演进出发,论述了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动因,同时介绍了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便笔者在随后展开自己的观点;第三部分对审计风险进行了层次分析,深刻剖析审计风险应具有要素,通过分析评价了现有的审计险模型,构建广义的审计风险模型,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提供新的导向;第四部分,笔者根据已构建的广义审计风险模型提供的审计导向,提出审计风险应对的策略;最后,论文通过案例透视我国审计实务中存在的风险应对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应对的人建议。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风险 法律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 导向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39.4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9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1-12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12-16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2.3 述评15-16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6-18
 - 1.3.1 研究思路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论文的创新点18-19
 - 第2章 相关概念阐述19-21
 - 2.1 审计模式及导向的释义19
 - 2.1.1 模式的概念19
 - 2.1.2 导向的概念19
 - 2.2 审计风险概念19-21
 - 第3章 审计模式的演进及现状21-31
 - 3.1 审计模式的历史沿革21-25
 - 3.1.1 账项基础审计(accounting number-based auditing)21-22
 - 3.1.2 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ing)22-23
 - 3.1.3 风险导向审计(risk-oriented auditing)23-25
 - 3.2 风险导向审计的动因分析25-26
 - 3.3 我国风险导向审计现状分析26-31
 - 3.3.1 法律责任现状26-28
 - 3.3.2 注册会计师现状28-29
 - 3.3.3 会计师事务所现状29-31
 - 第4章 审计风险的构成因素与模型分析31-43
 - 4.1 审计风险的层次及要素分析31-34
 - 4.1.1 审计风险的层次31-33
 - 4.1.2 审计风险要素33-34
 - 4.2 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分析34-38
 - 4.3 广义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38-41
 - 4.4 重构审计风险模型的意义与局限41-43
 - 第5章 案例研究43-49
 - 5.1 五粮液遭遇“调查门”案例简介43-44
 - 5.1.1 案例简介43-44
 - 5.1.2 负责五粮液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作为44
 - 5.2 对该案例的分析44-49
 - 5.2.1 四川华信之审计缺陷44-45
 - 5.2.2 审计制度缺陷45-49
 - 第6章 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及政策性建议49-61
 - 6.1 审计风险的应对策略49-52
 - 6.1.1 审计风险应对的思路49
 - 6.1.2 审计风险应对的基本程序49-52
 - 6.2 优化我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应对的政策选择52-61
 - 6.2.1 完善法律体系建设加重法律责任52-53
 - 6.2.2 提高注册会计师综合素质53-56
 - 6.2.3 强化信息交流与沟通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风险56-57
 - 6.2.4 保持职业怀疑态度合理设计审计风险点57-59
 - 6.2.5 借鉴SOX 法案强化监管59-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6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嘉玲;;浅谈审计专业判断及如何进行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21期
,本文编号:767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njigli/7672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