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7:12
本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社区是社会功能的载体和社会管理的基层平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与坚实保障;而社区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改革又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中重要的一环。其中社区自治组织是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的重要组织细胞,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 本文以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主义自治理论、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自主治理理论和中国特色的自治理论,结合国内外对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研究成果,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社会管理创新与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内在关系,进一步分析我国社区自治组织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新时期以来,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性不强、行政化倾向明显、相关法律法规滞后且不完善、居民委员会自身能力建设不足等,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居民委员会的发展。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不明确,自身规章制度不完善,与其它社区治理主体权责不明晰等现象普遍存在。另外,居民的社区参与意识薄弱、社区公共精神淡薄、对社区自治组织不信任等,这些都是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完善社区自治组织,从建立社区管理体制的高度,理顺政府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减轻居民委员会不合理的负担,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自身能力建设,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党组织等社区组织的合理关系,明确各自的地位和职能,合力推进社区建设。针对小区业主委员会,必须明确其法律地位,完善其组织结构,建立对业主委员会的长效监督机制,提高小区业主委员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理顺小区业主委员会与外部的关系。同时,应改进社区自治组织的工作模式和方法,提高居民对社区自治组织的信任度;拓展社区居民对社区自治和业主自治的参与渠道,密切社区自治组织与居民的利益关联度,培育居民的社区精神,营造社区自治的良好氛围,为实现和谐社区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进而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自治组织 居民委员会 业主委员会 和谐社会 社会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集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69.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一、 研究的主题与意义10-11
- (一) 研究的主题10
- (二) 研究的意义10-11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2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1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2-14
- (一) 研究思路12-13
- (二) 研究方法13-14
- 四、 基本概念14-15
- (一) 社区14
- (二) 自治14
- (三) 社区组织14-15
- (四) 社区自治组织15
-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5-16
- (一) 创新15
- (二) 不足之处15-16
- 第二章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16-21
- 一、 马克思主义自治理论16-17
- (一) 马克思主义自治理论的核心——民主16-17
- (二) 直接自治和间接自治17
- 二、 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17-19
- 三、 国外自主治理理论19
- 四、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自治理论19-21
- 第三章 社区自治组织及其发展现状21-28
- 一、 社区自治组织的基本类型21-23
- (一) 社区居民委员会21-22
- (二) 业主委员会22-23
- 二、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现状23-28
- (一) 居民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23-24
- (二) 业主委员会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24-28
- 第四章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在当今中国的意义28-35
- 一、 社区自治组织是和谐社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细胞28-31
-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夯实和谐社区的基础28-30
- (二) 社区自治组织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30-31
- 二、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是实现基层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31-35
- (一)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是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31-32
- (二)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是现代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工程32-35
- 第五章 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5-43
- 一、 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35-39
- (一) 行政化倾向明显35-36
- (二) 法律法规滞后且不完善36-37
- (三) 居民委员会自身能力不足37
- (四) 居民社区参与意识薄弱,社区精神贫乏37-39
- 二、 社区业主委员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39-43
- (一) 业主委员会成立、运作艰难,法律地位亟待完善39-40
- (二) 业主委员会工作人员非职业化、非专业化的负效应明显40-41
- (三) 业主委员会与其他社区治理主体间权责关系不明41
- (四) 居民对业主委员会的信任度较低,参与的热情、深度和广度不够41-43
- 第六章 完善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的对策与建议43-51
- 一、 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对策建议43-45
- (一) 基层行政事务和社区自治事务逐步分离,减轻居民委员会行政性负担43
- (二) 完善社区组织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体地位43-44
- (三) 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44-45
- 二、 小区业主委员会建设的对策建议45-49
- (一) 明确和完善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45-46
- (二) 提高业主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形式和专业化素养46-47
- (三) 建立对业主委员会监督和激励的长效机制,提升业主委员会公信力47-48
- (四) 明确业主委员会与其它主体间的关系,建立协商机制48-49
- 三、 拓展社区居民的参与渠道,构建社会信任,培育社区精神49-51
- (一) 培育社区居民公民意识,构建社会信任49
- (二) 拓展社区参与渠道,培育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区精神49-51
- 结论51-52
- 致谢52-54
- 参考文献54-57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建中;北京城市新型社区自治组织研究——简析北京CY园业主委员会[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2 刘安;;业委会发展的困境及其突破[J];城市问题;2012年03期
3 杨贵华;;构建社区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J];东南学术;2006年06期
4 张劲松,秦梦;论社区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的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5 陈喜强;张培胜;;社区组织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浅论社区组织在基层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6 刘剑康;曾望军;吕耀怀;;社区自组织在我国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困境及其解救[J];湖湘论坛;2006年03期
7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胡建;;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依赖——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化断想之一[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杨贵华;;社区建设与我国城市基层社会整合机制的创新[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02期
10 李璐;;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改革的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社区自治组织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3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292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