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农村社区的嬗变对现有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治理理论、双重管理结构理论等,同时,欧陆国家、加拿大、韩国等国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应实现基本理念、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体制模式等几个方面的重新安排。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农村社区 管理体制 理论 实践 创新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农地流转法律制度创新研究”(编号:13YJAZH036)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农地流转市场的法律规制研究”(编号:2012BFX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321
【正文快照】: 一、农村社区的嬗变对现有管理体制的挑战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建构与运行是在农村特定社区形态基础上的理性选择。可是,作为基本社会单元的农村社区的内涵与形态是随形势的发展而变动的。按照滕尼斯的观点,“社区”是基于一定的自然边界(主要体现为地域界分)、责任边界,具有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风华;治理理论:渊源、精神及其适用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2 贺雪峰;;农民行动逻辑与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J];开放时代;2007年01期
3 黄延廷;;农地流转、规模化进程中的农地制度创新研究[J];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4 郁建兴;高翔;;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6 程乃胜;;论法制现代化研究中的历史哲学研究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马特;;人格权与宪法基本权关系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章礼强;后现代主义与民法方法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杨光;傅文魁;;刑事和解与公诉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王国龙;;由语言追问法律的意义[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5 朱富强;;协调和监督两类功能的角色变化与法律的未来发展——兼论法律的本质功能及其现实异化[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郝建臻;;干部作风建设的法理学解读[A];北京教育纪检监察工作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马旭东;;试论罗马法对伊斯兰法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吴斌;陈慧;;盐业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之初探[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2008年
10 徐东;;行政合同若干理论问题研究[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8 金道铭;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晨超;论我国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迎春;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艾力;村民监督委员会:农村民主监督组织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刘艳荣;论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陈志刚;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诉讼程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王钢;故意杀人罪立法的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8 章挥;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喻睿之;论民事主体类型的演进[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丽;死亡赔偿金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军;;生态农业与耕地的可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2 刘守英;;集体土地资本化与农村城市化——北京市郑各庄村调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郑秉文;;拉美的“增长性贫困”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J];中国劳动保障;2007年07期
4 郑秉文;;中国怎么防止“拉美化”[J];理论参考;2005年03期
5 贺雪峰;;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实践“低消费、高福利”的生活方式[J];党政干部文摘;2008年02期
6 姚洋;;小农体系和中国长期经济发展[J];读书;2010年02期
7 贺雪峰;;论村级负债的区域差异——农民行动单位的视角[J];管理世界;2005年11期
8 张晓山;李国祥;;当前中国农产品供求形势与政策建议[J];河北学刊;2008年01期
9 丁元竹;;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10 阳信生;;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的缺陷与政府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延廷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青丝;;我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年07期
2 许青龙,龙伯央,丁思统;江西省社会林业开发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林业科技;1999年S1期
3 邓锋;帅文波;郭宝峰;;“土地征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农村经济;2008年01期
4 文桂坤;;广西信息农业的理论与实践[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9年03期
5 谷树忠;周洪;武红;张亮;王兴杰;;国土资源规制:基本理论与中国实践[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6 解艳波,曹宝明;农业产业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西藏科技;2000年04期
7 蔡卫中;;关于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S1期
8 吴定玉,陈和钧;中国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黄桂芳;;浅谈迪庆“三农”与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9年04期
10 曹芳,王凯;农业产业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佳;冯中朝;;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王桂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探索[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3 李宝年;杨胜涛;张宇;;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趋势[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4 谭黎;;以“三村四化”为载体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麒麟区“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模式专辑[C];2006年
5 杨天柱;苗青;冯凯;马国丽;;南阳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6 苗润莲;李梅;刘娟;;北京农村信息服务实践及对策建议[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7 昝林森;刘永峰;;中国肉牛产业化理论与实践[A];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庆利;林江丽;陶庆红;;我市林业生态村建设的实践和探索[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9 李庆章;徐建成;于广建;;“村村大学生计划”——新农村建设适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A];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焦春生;蒋植宝;李宗芳;;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践的作用与思考[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安平 通讯员 滕树军 李杰;海陵全面推进农村社区股改[N];泰州日报;2008年
2 记者 张伟 张兆华 刘项清 通讯员 刘海;我市首家多功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成功运作[N];济宁日报;2008年
3 崔珠峰 孙勇;禹城379个农村社区挂牌[N];德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杨炳珑;天津:3年建成450个高标准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N];中国社会报;2009年
5 记者 郭永;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N];济宁日报;2009年
6 YMG记者 中华 通讯员 石文昊 成栋 李伟;社区建设扮靓龙口新农村[N];烟台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王树伟 郭沛盛;看书不费事 一卡通城乡[N];光明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钧德;封丘“新型农村社区”:商品房啃耕地[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记者 刘景辉;建设新型农村社区[N];湄洲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朱勤;东港农村社区过上“城市”生活[N];辽宁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义伟;供给、认同与社会融合: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变迁及其后果[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红勋;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3 王波;中国都市农业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5年
4 白金明;我国循环农业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夏忠胜;集体林区森林善治的理论及其组成要素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6 扈映;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D];浙江大学;2006年
7 袁毅;WTO对我国农业管理体制的影响与改革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4年
8 贺景平;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督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9 杨立敏;从日本渔业协同组合论我国渔民合作组织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王毅昌;黑龙江森工林区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均己;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理论与实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罗丽红;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甘顺;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贵州大学;2005年
4 黄懋;发展中国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现实与理论探讨[D];浙江大学;2005年
5 张艾理;萧山农业产业化实践及发展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陈薇;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7 祁家能;毛泽东农业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8 杜明奎;张掖市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李夏英;浙江省土地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郑永敏;农业推广协同与发展理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02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