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21-04-15 17:25
在当前自然保护地统筹管理、整合优化的背景下,从研究对象、类型数量、利用规模、旅游现状等方面科学判析新形势下广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的空间、资源和需求潜力,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总结出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提升生态保护意识,强化自然生态教育,建立社区参与机制,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强化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提质升级等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2020,45(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相关概念
1.1 自然保护地
1.2 生态旅游
1.3 森林生态旅游
2 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经验
2.1 美国
2.2 日本
2.3 台湾地区
2.4 国内其他地区
3 广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现状
3.1 自然保护地数量与规模
3.2 森林生态旅游地数量与规模
1)自然保护区
2)风景名胜区
3)森林公园
4)地质公园
5)湿地公园
4 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潜力
4.1 空间潜力
4.2 资源潜力
1)生物景观本底丰厚,多姿多彩
2)地文景观奇特多样,险峻秀丽
3)水文景观丰富多样,旖旎多姿
4)天象景观变幻莫测,奇特多变
5)人文景观特色浓郁,绚丽多彩
4.3 需求潜力
5 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5.1 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
5.2 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5.3 强化自然生态教育
5.4 建立社区参与机制
5.5 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
5.6 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5.7 强化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提质升级
5.8 开展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营销推广
5.9 构建10条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5.10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生态旅游资源潜力与开发利用条件评价[J]. 闰记影,何志明,金贤锋,王馨怡. 地理空间信息. 2019(05)
[2]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与管理目标[J]. 朱春全. 林业建设. 2018(05)
[3]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 陈垚,李健. 中国林业经济. 2018(04)
[4]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社区规划初探[J]. 罗亚文,魏民. 中国城市林业. 2018(02)
[5]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J]. 潘竟虎,徐柏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2)
[6]台湾森林生态旅游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 冯彩云. 林业经济. 2017(06)
[7]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发展与趋势[J]. 刘馥瑶,陈朝圳. 世界林业研究. 2016(04)
[8]世界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发展趋势及启示[J]. 沈兴兴,曾贤刚. 世界林业研究. 2015(05)
[9]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 韦晓娟,刘国维. 林业调查规划. 2015(03)
[10]美国国家公园管理规划的公众参与制度[J]. 张振威,杨锐. 中国园林. 2015(02)
本文编号:3139770
【文章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2020,45(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相关概念
1.1 自然保护地
1.2 生态旅游
1.3 森林生态旅游
2 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经验
2.1 美国
2.2 日本
2.3 台湾地区
2.4 国内其他地区
3 广西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现状
3.1 自然保护地数量与规模
3.2 森林生态旅游地数量与规模
1)自然保护区
2)风景名胜区
3)森林公园
4)地质公园
5)湿地公园
4 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潜力
4.1 空间潜力
4.2 资源潜力
1)生物景观本底丰厚,多姿多彩
2)地文景观奇特多样,险峻秀丽
3)水文景观丰富多样,旖旎多姿
4)天象景观变幻莫测,奇特多变
5)人文景观特色浓郁,绚丽多彩
4.3 需求潜力
5 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5.1 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
5.2 提升生态保护意识
5.3 强化自然生态教育
5.4 建立社区参与机制
5.5 建立志愿者服务体系
5.6 培育森林生态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5.7 强化森林生态旅游产品提质升级
5.8 开展自然保护地森林生态营销推广
5.9 构建10条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5.10 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生态旅游资源潜力与开发利用条件评价[J]. 闰记影,何志明,金贤锋,王馨怡. 地理空间信息. 2019(05)
[2]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与管理目标[J]. 朱春全. 林业建设. 2018(05)
[3]甘肃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 陈垚,李健. 中国林业经济. 2018(04)
[4]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社区规划初探[J]. 罗亚文,魏民. 中国城市林业. 2018(02)
[5]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可达性[J]. 潘竟虎,徐柏翠.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2)
[6]台湾森林生态旅游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 冯彩云. 林业经济. 2017(06)
[7]台湾地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发展与趋势[J]. 刘馥瑶,陈朝圳. 世界林业研究. 2016(04)
[8]世界自然保护地治理模式发展趋势及启示[J]. 沈兴兴,曾贤刚. 世界林业研究. 2015(05)
[9]广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 韦晓娟,刘国维. 林业调查规划. 2015(03)
[10]美国国家公园管理规划的公众参与制度[J]. 张振威,杨锐. 中国园林. 2015(02)
本文编号:3139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13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