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模式
发布时间:2022-11-08 19:55
根据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过程中面临的石漠化治理成果维护难、社区参与程度低、产业规模化形成困难等问题,以培育农合组织、特色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区域经济与石漠化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等科学问题为主线,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以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和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防治示范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分析与野外调研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为手段,于2015年10月对示范区各村社会经济及典型农户进行调研,2016年至2017年先后对示范区20余家合作社和120余户农户参与农合组织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并进行自然地理学和生态经济学研究。从系统耦合性和影响因素重要性方面阐明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农合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间的内在机理,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揭示农合组织与生态产业发展机制,以机理和机制为依据构建不同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农合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并对模式示范进行分析。1.石漠化环境-农合组织-生态产业形成的耦合系统可在修复石漠化生态环境的同时,以治理和循环生产为契机延伸生态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在培育农合组织发展生态产业过程中...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生态产业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生态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机理
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生态产业发展SWOT分析
1.1 竞争优势(Strengths)分析
1.2 竞争劣势(Weaknesses)分析
1.3 机遇( Opportunities)分析
1.4 挑战( Threats)分析
2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农合组织-生态产业耦合系统
2.1 耦合系统流程
2.2 耦合系统理念
3 农合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定
3.1 理论原理与基本步骤
3.2 评定过程分析
3.3 评定结果分析
四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形成与发展机制
1 农合组织与生态产业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架构
1.1 理论依据
1.2 案例农合组织与生态产业选取原则
2 不同喀斯特环境下农合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形成与发展机制案例分析
2.1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案例分析
2.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案例分析
3 案例农合组织与生态产业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共性特点
五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模式构建
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
2.3 养猪产业发展现状
2.4 经营管理机制
2.5 问题诊断
2.6 生态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3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模式构建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
3.2 养牛产业发展现状
3.3 经营管理机制
3.4 问题诊断
3.5 生态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六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示范
1 模式与技术示范
1.1 示范点的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1.2 示范点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1.3 产业发展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1.4 工程设计与工程示范过程
1.5 示范点建设成果对比
2 示范效益评价
2.1 生态效益
2.2 经济效益
2.3 社会效益
3 模式的推广应用
3.1 模式优化
3.2 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3.3 模式推广的保障措施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规模化猪场生态养猪技术探究[J]. 徐鹏. 饲料与畜牧. 2017(20)
[2]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 刘建生,陈鑫,曹佳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6)
[3]肉牛规模养殖配套技术[J]. 麦香小. 养殖与饲料. 2017(06)
[4]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苏振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5)
[5]优质牧草“黔金荞麦1号”种草养畜社会生态效益分析[J]. 邓蓉,向清华,龙忠富,张洁,张定红. 贵州畜牧兽医. 2016(06)
[6]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约束分析及融资平台构建对策——基于广西片区调查数据[J]. 韦克游. 南方农业学报. 2016(11)
[7]喀斯特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耦合关系[J]. 熊康宁,许留兴,刘凯旋,郭文,杨苏茂,刘成名,ZHANG Jin-hua. 家畜生态学报. 2016(10)
[8]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析——基于新型农业合作社的现实困境[J]. 刘向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9)
[9]合作社发展“三品一标”现状及思考[J]. 夏兆刚.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09)
[10]《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的实证调查与法律建议——以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为例[J]. 宇龙. 农村经济. 2016(06)
博士论文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研究[D]. 涂琼理.华中农业大学 2013
[2]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D]. 李剑.南昌大学 2012
[3]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区域环境相互作用研究[D]. 刘婷.河南大学 2009
[4]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D]. 赵慧峰.河北农业大学 2007
[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D]. 徐旭初.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吕唯因.西南大学 2016
[2]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D]. 许留兴.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苟玉涵.广西大学 2015
[4]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D]. 刘婧怡.山东农业大学 2015
[5]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与经济效益研究[D]. 胡正伟.贵州师范大学 2014
[6]高公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实践与思考[D]. 程军.安徽农业大学 2014
[7]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D]. 张晓雷.长江大学 2013
[8]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D]. 侍进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9]通辽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 包景慧.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10]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 张建华.南京林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04461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生态产业
2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3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生态产业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划分
3.3 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及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机理
1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生态产业发展SWOT分析
1.1 竞争优势(Strengths)分析
1.2 竞争劣势(Weaknesses)分析
1.3 机遇( Opportunities)分析
1.4 挑战( Threats)分析
2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农合组织-生态产业耦合系统
2.1 耦合系统流程
2.2 耦合系统理念
3 农合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重要性评定
3.1 理论原理与基本步骤
3.2 评定过程分析
3.3 评定结果分析
四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形成与发展机制
1 农合组织与生态产业形成与发展机制的理论架构
1.1 理论依据
1.2 案例农合组织与生态产业选取原则
2 不同喀斯特环境下农合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形成与发展机制案例分析
2.1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案例分析
2.2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案例分析
3 案例农合组织与生态产业形成与发展机制的共性特点
五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2 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模式构建
2.1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
2.3 养猪产业发展现状
2.4 经营管理机制
2.5 问题诊断
2.6 生态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3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模式构建
3.1 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
3.2 养牛产业发展现状
3.3 经营管理机制
3.4 问题诊断
3.5 生态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六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示范
1 模式与技术示范
1.1 示范点的选择与生态经济问题
1.2 示范点的建设目标与任务
1.3 产业发展现状评价与工程布局
1.4 工程设计与工程示范过程
1.5 示范点建设成果对比
2 示范效益评价
2.1 生态效益
2.2 经济效益
2.3 社会效益
3 模式的推广应用
3.1 模式优化
3.2 模式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3.3 模式推广的保障措施
七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规模化猪场生态养猪技术探究[J]. 徐鹏. 饲料与畜牧. 2017(20)
[2]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 刘建生,陈鑫,曹佳慧.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6)
[3]肉牛规模养殖配套技术[J]. 麦香小. 养殖与饲料. 2017(06)
[4]陕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苏振锋.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05)
[5]优质牧草“黔金荞麦1号”种草养畜社会生态效益分析[J]. 邓蓉,向清华,龙忠富,张洁,张定红. 贵州畜牧兽医. 2016(06)
[6]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融资约束分析及融资平台构建对策——基于广西片区调查数据[J]. 韦克游. 南方农业学报. 2016(11)
[7]喀斯特山区生态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耦合关系[J]. 熊康宁,许留兴,刘凯旋,郭文,杨苏茂,刘成名,ZHANG Jin-hua. 家畜生态学报. 2016(10)
[8]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析——基于新型农业合作社的现实困境[J]. 刘向华.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09)
[9]合作社发展“三品一标”现状及思考[J]. 夏兆刚.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09)
[10]《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的实证调查与法律建议——以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实际为例[J]. 宇龙. 农村经济. 2016(06)
博士论文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研究[D]. 涂琼理.华中农业大学 2013
[2]江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生成与发展机制研究[D]. 李剑.南昌大学 2012
[3]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区域环境相互作用研究[D]. 刘婷.河南大学 2009
[4]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规律及运行机制研究[D]. 赵慧峰.河北农业大学 2007
[5]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D]. 徐旭初.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农民专业合作社促农增收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D]. 吕唯因.西南大学 2016
[2]喀斯特石漠化环境饲草青贮与牛羊健康养殖[D]. 许留兴.贵州师范大学 2016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苟玉涵.广西大学 2015
[4]东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研究[D]. 刘婧怡.山东农业大学 2015
[5]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与经济效益研究[D]. 胡正伟.贵州师范大学 2014
[6]高公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实践与思考[D]. 程军.安徽农业大学 2014
[7]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D]. 张晓雷.长江大学 2013
[8]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评价研究[D]. 侍进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9]通辽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 包景慧.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10]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 张建华.南京林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704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370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