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本文关键词: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关于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提上了日程,有些城市也在社区管理体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重点分析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探讨了今后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社区 管理体制 改革方向
【分类号】:C916
【正文快照】: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是指城市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它是以社区管理的基本内容为基础,与社会外在环境和社区发展的方向相适应,从而实施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能权限划分和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的总和。随着我国经济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炜;;村委会选举中的监督与侵权救济[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2 李翔;杜鹏;;乡村治理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3 张新光;;20世纪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长江论坛;2006年05期
4 罗震东;;秩序、城市治理与大都市规划理论的发展[J];城市规划;2007年12期
5 郭华;;司法介入村民自治探析[J];东南学术;2006年01期
6 张大维;陈伟东;;分权改革与城市地方治理单元的多元化——以武汉市城市治理和社区建设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林婷;;当代中国农村秩序转型中的制度供给变迁[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胡吕银;;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回归——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理论、思路和方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6年06期
9 杨瑞梅;;论我国农村公共物品多元供给[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杨华;;浅析农村异向社会情绪蔓延的特征、趋势及村庄后果[J];古今农业;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建平;;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雪莲;;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朱圣明;;民生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一个地方乡村治理的新技能与新策略[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罗震东;;秩序、城市治理与大都市规划理论的发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才明;民族乡政府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李琦;行政行为效力新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李亚雄;国有企业制度变迁:从政企合一到分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秦琴;当代乡村社会中的“社会资本”研究[D];上海大学;2005年
7 蒋俊杰;我国农村灌溉管理的制度分析(1949-2005)[D];复旦大学;2005年
8 于毓蓝;转型期苏南农村基层民主的政治文化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9 王本朝;中国当代文学体制研究(1949-1976年)[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习明;乡村治理中的老人福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宁;浙东农村社区公共生活现状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谭同学;乡镇机构生长的逻辑[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唐文睿;公民政治素质建设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4 连朝毅;试论村民自治机制下村党组织实现领导方式转变的现实路径[D];华侨大学;2004年
5 瞿州莲;民族地区残存宗族组织对村民自治制度建设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祥福;当代中国农民身份转换的政治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7 谢雪梅;新时期中国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论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贤耀;村民选举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杜涛;清末民变研究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10 邹庆国;论村级党组织的功能变迁[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泉;;中国城乡社区治理:反思与检讨[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庞玉珍;王俊霞;;“村改居”社区与城市社区的差异及原因分析——基于对青岛市社区的实地调查[J];理论界;2011年08期
3 张勇;;论我国外生型城市社区建设模式的实践逻辑[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4期
4 李光梓;;城市社区休闲刍议[J];学理论;2011年16期
5 王宁;;城市社区养老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6 刘雨辰;;社会转型期济南城市社区治理方式的创新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高春凤;;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8 ;2011年8月(中)学术推介[J];领导科学;2011年23期
9 唐晓阳;王巍;;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及理论分析[J];领导科学;2011年23期
10 刘晖;;武汉市社区发展的足迹——有感《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以武汉市社区考察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铎;;城市社区发展规划的几个问题[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马艳丽;罗瑞荣;;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浅探[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3 廖慧卿;王壬;;城市社区社会服务的内卷化趋势与发生机制——来自广州市3条街道的个案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施骏;;重组居委会——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建设路向探究[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变迁研究[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周尚意;吴莉萍;王策;;都市更新中社区社会网络变迁的结构主义分析——以北京西单南太常社区整体搬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李璐;;利益分化时代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吴新叶;;城市社区民问组织: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对上海市13个街道的调查与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张立;;对我国城市社区现代化建设的几点认识[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方秀云;;城市社区何以可持续发展[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市委党校 种效博;准确把握城市社区的内涵和职责定位[N];东营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黄小兵 樊斌;资兴着力打造和谐城市社区[N];郴州日报;2010年
3 见习记者 邝光荣;城市社区民主建设可借鉴农村经验[N];中山日报;2010年
4 金桥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建构城市社区共同体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记者 戴宜衡 张姝;新区城市社区实现信息化建设全覆盖[N];滨海时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郝继先;河北市级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记者 张子卓;坚定不移推动统计管理体制改革[N];云南日报;2007年
8 景天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N];浙江日报;2006年
9 江苏省扬中市信访局 王国平;按城市社区理念建设小城镇社区[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10 ;构建和谐社区[N];汉中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吴克昌;我国城市社区民主自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郭风英;建国以来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演变与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晓霞;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的社区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陈伟东;城市社区自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群;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9 单联成;城市社会公共性构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伟梁;城市利益关系的社区调整及其发展趋势[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英;当前强化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D];郑州大学;2003年
2 马菁苒;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武丽;我国城市社区养老发展可行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4 朱汉平;我国城市社区建设: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洋;当代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模式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若玮;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飒;批判型公共领域视角下的中国城市社区议事会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金小红;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与社区人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崔茂华;我国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聂婷;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80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equguanli/980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