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财税论文 >

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4 22:29

  本文关键词: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税收收入 非税收入


【摘要】:随着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财政分权对各方面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的财政分权模式对地方财政收入结构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财政分权程度对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即当中央向地方下放的财权越多时,地方政府的就越倾向于选择非税收入,从而导致地方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的比重也会随之上升。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财政中的“吉芬现象”。为了查找原因本文以31个省、直辖市的经济发展数据作为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将31个地区划分成三类。第一类是经济发达地区,具体的有北京、天津、上海,在这些地区财政分权程度与其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呈现负相关关系,即中央向地方下放的财权越多时,他们的财政收入中的非税收入比重会下降。第二类是落后地区,如西藏,该地区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因此财政分权程度对该地区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没有显著影响。第三类为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地区,这类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与财政分权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即中央向地方政府下放的财政权利越多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会上升。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属于高速发展阶段,因此,在全国范围内财政分权程度对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总结出了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我国现阶段财政分权程度长时间处于较低水平,地方官员已经习惯了通过增加非税收入来筹集财政收入且即使分权程度稍微上升地方也不能筹集足够的收入,此时地方还是更加倾向于增加非税收入;另一个原因是分权力度加大后,部分税收收入从中央转移到了地方,中央的财政收入总量明显下降,中央对统筹全国发展的能力随之减弱,因此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也会随之减少,本来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的主要作用是将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收入转移到落后地区,所以转移支付的重点对象是经济落后地区,当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总量减少后,中央仍会保持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总量,此时经济高速发展地区的转移支付总量会减少,而且中央对其转移支付总量的减少绝对值大于因财权下放增加的税收收入,此时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的地区会通过增收非税收入的方式来保证其财政收入的总量不会下降,其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的比重会因此上升。通过实证分析得到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影响之后,本文根据得到的结论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简单的分析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结构的现状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比重过高带来的影响。本文最后对非税比重畸高以及加大分权力度后会增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比重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12.41;F81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戈;财政分权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增长——我国财政分权的特殊原因及工作重点[J];辽宁财税;2003年07期

2 杜延玲;细观新一代财政分权[J];辽宁财税;2003年11期

3 阎坤,陈昌盛;中国财政分权的实践与评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4 陈志勇;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31期

5 杨灿明,赵福军;财政分权理论及其发展述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杨灿明,赵福军;关于财政分权后果的理论述评[J];财贸经济;2004年07期

7 陈志勇;夏晟临;;如何完善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J];中国财政;2004年02期

8 乔新生;财政分权的五个假设[J];决策;2005年02期

9 杜燕;;财政分权的利弊:各种观点的争论[J];世界经济情况;2005年18期

10 张波;;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3期[C];2008年

2 刘志广;;财政社会学视野下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一个初步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3 李丙红;;省以下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与县级政府人力规模——以湖南为例[A];湖湘公共管理研究(第四卷)[C];2013年

4 阮艺华;;财政分权、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谢欣;李建军;;地方财政健康与财政分权——基于湖北省县级数据的实证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6 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1期(总第19期)[C];2005年

7 丁菊红;邓可斌;;政府偏好、公共品供给与转型中的财政分权[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8 张军;;分权与增长:中国的故事[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9 朱富强;;如何健全我国的财政分权体系?——兼论土地财政的成因及其双刃效应[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军华;杨红伟;;浅论改革时期中国财政分权的政治约束——1978—1994年间省级领导的政治流动与地方政府财政表现的相关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力;公共财政应先于财政分权[N];发展导报;2002年

2 汪才信;过度财政分权代价大[N];财会信报;2005年

3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刘尚希;我国财政分权要走自己的路[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4 陶然;财政分权和经济转轨[N];经济观察报;2003年

5 谷重庆;把握适度的财政分权,方能减少财富不平等分配[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6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财政金融学院 吕冰洋;中国财政分权要兼顾活力与秩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梁怡;财政分权理论模型的演进[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逄勇 作者单位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财政分权与行政集权的冲突亟待解决[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周业安;有限财政分权造就短视的地方政府[N];中国经营报;2008年

10 ;财政分权利于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玮;我国市场化改革中的财政分权[D];厦门大学;2003年

2 沈伟;中印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刘金涛;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张在茂;财政分权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刘小勇;经济增长视野下的中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潘娟;财政分权对地区经济不平衡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淑霞;俄罗斯财政分权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文剑;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地区经济增长[D];河南大学;2008年

10 陈刚;财政分权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冬妮;宪政视野中的我国财政分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王海洋;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谢文杰;财政分权下环境治理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杨赞;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与最优分权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5 宜文;财政分权、银行信贷与通货膨胀[D];西南大学;2015年

6 王海颖;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徐啸;广西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张琛;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9 王云琪;财政分权对省级政府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张娈英;我国财政分权对环境污染影响探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87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187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